-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明天(míng tiān)的意思:指明天,也指未来的日子。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首出(shǒu chū)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首次出现或首次发表。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长松”、“碧山”、“高人”和“书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
首句“长松倚碧山”,以“长松”与“碧山”相映成趣,松树的挺拔与山色的青翠相互衬托,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这里的“长松”不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长久传承。“倚”字生动地描绘了松树与山的亲密关系,仿佛松树是山的一部分,共同支撑着这片天地。
次句“高人读书处”,点明了这是一间位于山间的书屋,是高雅之士潜心阅读、思考的地方。这里的“高人”既指居住于此的读书人,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书屋作为知识的殿堂,隐喻着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栖息之所。
接下来的“搔首出门来”,描绘了读书人在完成了一段深思之后,从书屋中走出的情景。这里的动作细节“搔首”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在思考过程中的专注与沉思,而“出门来”则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现实世界,或许带着新的思考与领悟。
最后一句“月明天未曙”,将时间定格在黎明前的夜晚,月亮依然高悬,天边尚未泛白。这一景象既是对时间的精准描绘,也寓意着知识探索的无尽与深邃,无论何时何地,对知识的追求都是永恒的。同时,这样的时刻也给人一种宁静与希望的感觉,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屋及其主人在自然与知识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自义兴由东九抵湖汊一首
扬舲出荆溪,溪流浩无尽。
畴谓当萧辰,青山吐馀润。
惊鳞发潜响,振羽横遥瞬。
时见空翠来,焉知余榜进。
乔木生午烟,场禾表秋信。
茶叟携筐归,行歌渺然近。
顾余若有适,壶浆当为引。
明发从此辞,中宵衣时振。
初晴园亭即事偶书所怀
天地意无常,吾人宁久安。
今兹幸休暇,聊与为盘桓。
绪雨就归飔,微阳来湿翰。
箕颍匪在遥,步武生云端。
顾见清池影,茫然愧衣冠。
区区丹阳设,欲以敌东山。
不见先民语,富贵多忧患。
忧患从机发,那得借馀欢。
乔木恶崩崖,根株离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