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山 僧 院 唐 /张 乔 谿 路 曾 来 日 ,年 多 与 旧 同 。地 寒 松 影 里 ,僧 老 磬 声 中 。远 水 清 风 落 ,闲 云 别 院 通 。心 源 若 无 碍 ,何 必 更 论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院(bié yuàn)的意思:指在同一个院子里,有两个独立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论空(lùn kōng)的意思: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闲云(xián yún)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作用、无所事事的人或事物。
心源(xīn yu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的根源,也表示心灵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
- 翻译
- 曾经在溪边小路上漫步的日子,如今多年过去仍与往昔一般无异。
寒冷之地松树的影子投射其间,年迈的僧人在悠扬的磬声之中。
远方清澈的溪水伴着清风徐徐落下,悠闲的白云穿行于别院之间。
倘若心中本无挂碍,又何必要再去谈论空无之事呢?
- 注释
- 溪路:沿着溪流的小路。
曾来日:曾经来过的日子。
年多:许多年过去了。
与旧同:与过去的情况相同,未变。
地寒:环境寒冷。
松影:松树的影子。
僧老:年老的僧人。
磬声:寺庙中敲击磬石发出的声音。
远水:远处的溪水。
清风:清爽的风。
落:此处指风吹动水面,或风带来的凉爽感觉。
闲云:悠然飘荡的云朵。
别院:独立的庭院,通常指寺庙中的附属院落。
心源:内心深处的本质,也指人的本性、初心。
若无碍:如果没有任何阻碍、挂念或烦恼。
何必:何必要,为何需要。
更论空:进一步去讨论、探究空无(佛学概念,如空性、空理等)的道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僧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禅意。诗人以第一人称回忆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时间流逝,但与旧日相比,感觉依旧。"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山中的宁静景象,冷冽的气候下,仅有松树的影子和老僧敲磬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寞而神秘的氛围。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这两句,则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远处的流水和清风轻拂过面,而闲适的云彩在僧院上空自由穿梭,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自在悠然的情趣。
最后两句"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追求。"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本原,"无碍"则是没有任何挂碍或障碍。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达到心灵自由自在的境界,不再需要讨论那些虚空缥缈的概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怀(四首)
北陆无淹晷,岁迈阴已长。
摄衣起中夜,凛凛悲严霜。
明月丽高隅,繁宿纵以横。
徘徊仰天汉,惋彼参与商。
形影永乖隔,万里徒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