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忆支公住,林馀惠远踪。
径僻云埋树,窗明雪照松。
此诗描绘了清源寺内的一番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禅意。首句“寺忆支公住”,点明了诗人对往昔高僧支公的怀念,暗示了清源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接着“林馀惠远踪”一句,以惠远为喻,表达了对清源寺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过往高僧足迹的追忆。
“浮杯来大壑,振锡上孤峰”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场景。僧人们或乘船于深谷之中,或手持锡杖攀登高峰,既体现了他们修行的艰辛,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径僻云埋树,窗明雪照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画面。小径蜿蜒,被云雾覆盖,树木隐现其间;窗户明亮,白雪映照着松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样的景致,不仅美化了寺院环境,也寓意着僧侣们内心的纯净与超然。
最后,“踟蹰贪佛日,归趁暮天钟”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在佛光普照的日子里,诗人不愿离去,直到暮色降临,寺院的钟声响起,才不得不返回俗世。这既是对寺院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佛法精神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源寺的独特魅力,以及僧侣们修行生活的宁静与庄严,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凿□谢轮鞅,日晏栉未理。
既鲜宾从驩,跌宕惟文史。
縄枢款谁欤,启阖见三子。
晨光映巾帻,藻论溢唇齿。
怀袖出素书,摛词烂何绮。
大雅曰沦丧,吾衰亦久矣。
愧无要眇言,可以詶彼美。
朱凤在岩阿,文麟布仁趾。
吐节叶宫商,含徽激流徵。
神解谅有属,宁虞孤弦毁。
阳春再三叹,清吹为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