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巢窠(cháo kē)的意思:指隐藏在巢穴中的恶人或坏人。
队日(duì rì)的意思:队日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军队的日子或军事单位的日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军事单位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进行集中训练或活动。
覆卵(fù luǎn)的意思:覆盖鸟蛋,比喻工作不得要领或方法不当,结果全盘皆输。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山民(shān mín)的意思:指山中的人民,也用来形容质朴、淳朴的乡村人民。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炎昆(yán kūn)的意思:指兄弟情深,友谊深厚。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枕戈(zhěn gē)的意思:枕着戈,指着戈枕头而睡,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或备战状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日军队搜山感赋》,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首句“乾坤长肃杀”,开篇即以“乾坤”象征天地间,用“长肃杀”形容战争的持续与残酷,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接着,“海上战争多”点明战争不仅局限于陆地,海洋也成为战场,进一步强调战争的广泛性和破坏性。
“蕃队日鸣炮,山民夜枕戈”两句,通过对比“蕃队”(可能指外国军队)的日夜备战与“山民”的无奈准备,展现了战争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影响。炮声与枕戈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紧迫与紧张,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炎昆糅玉石,覆卵扫巢窠”运用比喻手法,将战争比作熔炉中玉石的融合,象征着战争中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毁;同时,“覆卵扫巢窠”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对无辜生命的摧残,如同扫荡鸟巢,毁灭生命。
最后,“世界今如此,苍生且奈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对战争的苦难,人们似乎无能为力,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性的摧残,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