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窦 达 观 禅 师 见 寄 依 韵 答 宋 /梅 尧 臣 岩 窦 常 留 雪 ,山 雪 不 有 心 。禅 衣 百 衲 重 ,香 刹 四 明 深 。驯 鹿 来 衔 果 ,栽 松 去 作 林 。自 缘 冠 绂 累 ,未 解 远 公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衲(bǎi nà)的意思:形容事物破烂、不堪。也用来形容文笔繁杂、杂乱无章。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禅衣(chán yī)的意思:禅宗僧人穿戴的特殊衣物。
冠绂(guān fú)的意思:指权势显赫的人物,也指官衔显贵的身份。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香刹(xiāng shā)的意思:形容非常幽静、清净的地方。
驯鹿(xùn lù)的意思:指驯服、驯化野生动物,使其能够服从人的指挥和驾驭。
岩窦(yán dòu)的意思:指深山中的岩石洞穴。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 注释
- 岩窦:岩石缝隙。
常:经常。
留:停留。
雪:雪。
山雪:山上的雪。
禅衣:僧侣穿的法衣。
百衲:由多块布料拼接而成,形容衣服破旧。
重:厚重。
香刹:香火旺盛的寺庙。
四明深:四明山深处。
驯鹿:温顺的鹿。
衔果:叼着果实。
栽松:种植松树。
作林:成为树林。
冠绂:官帽和丝带,代指官职。
累:牵累,束缚。
未解:未能解开。
远公:晋代高僧慧远,以隐居著称。
寻:寻找。
- 翻译
- 岩洞中常常积雪,山中的雪却无心落下。
穿着百衲禅衣的人很沉重,坐落在四明山深处的寺庙幽深寂静。
驯顺的鹿来取食果实,种下的松树逐渐长成森林。
只因身负官职的牵累,我无法像远公那样去寻找隐逸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诗中描绘了雪窦山的自然景象和禅师的生活状态。"岩窦常留雪"写出了山岩缝隙中积雪经久不化的景象,展现出山之高洁与静谧。"山雪不有心"进一步强调了雪的无心无欲,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禅衣百衲重"描绘了禅师身披破旧的僧袍,暗示其修行生活的简朴和对佛法的执着。"香刹四明深"则描绘了寺庙坐落在深山之中,环境清幽,香火缭绕,体现了禅修之地的神圣与深远。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通过鹿衔果实和松树成林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山中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寓意着禅师的修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达观禅师那样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清净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禅师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借物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自我反思,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