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函(bǎo hán)的意思:宝贵的信函或书信
策府(cè fǔ)的意思:策划政务、谋划国家大事的地方。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浩瀚(hào h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广阔无垠,数量众多。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群书(qún shū)的意思:指很多书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泛指大量的书籍。
三箧(sān qiè)的意思:三个箧子,比喻极多的书籍或文件。
彤庭(tóng tíng)的意思:指红色的庭院,形容富丽堂皇、华美豪华。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乙夜(yǐ yè)的意思:指人品、品德高尚,守身如玉。
玉屑(yù xiè)的意思:指玉石的碎片,比喻珍贵的东西被破坏或损失。
庄生(zhuā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态度平和、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安于自己的本心。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纪赐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一首,主题为“赐新刻韵府群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策府群书代所耽”,以“策府”象征藏书之处,表达诗人对书籍的痴迷之情。“珠英玉屑卷中探”则进一步描绘了在书籍中寻找珍贵知识的情景,将书籍中的内容比作珍珠与美玉,形象地表现了知识的宝贵与诗人的求知欲。
“曾闻乙夜开芝检,敢望彤庭锡宝函”两句,通过引用古代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获得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权威的认可。这里“乙夜”指深夜,“芝检”和“彤庭”都是古代象征知识和权力的场所,“宝函”则代表珍贵的书籍或知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不敢奢望获得如此珍贵的知识,但内心深处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
接下来的“子孺休称三箧记,庄生漫向五车谈”两句,通过引用子孺和庄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子孺的故事通常与藏书有关,而庄子则以善于谈论学问著称。这两句诗暗示了知识的海洋深不可测,即使是子孺和庄子这样的学者也难以穷尽。
最后,“从前亦恐酬清问,浩瀚青藜阁上参”表达了诗人面对知识的浩瀚无垠时的谦逊态度。他担心无法回答那些高深的问题,只能在“青藜阁”——一个象征知识殿堂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无限性的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