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作槿花看,荣枯漫自繁。
《佛桑花》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佛桑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虚幻的深刻思考。
首句“乍作槿花看”,以槿花比喻佛桑花,暗示佛桑花虽美,却如同槿花一样短暂易逝,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荣枯漫自繁”一句,描述了佛桑花无论如何繁盛,最终都会凋零,荣枯之间,不过是自然规律的循环,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谓桑来佛土,何补一丝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佛桑花与佛教中的“佛土”相联系,意在探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联。佛土象征着理想的世界或心灵的归宿,而佛桑花的美丽与寒意形成对比,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理想世界中,也难以填补生命的寒冷与孤独。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桑花的荣枯,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自然、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秋晚江上遣怀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