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六》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六》全文
明 / 宋应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苗子母会牙筹,吸骨吞肤未肯休。

直待饥寒群盗起,先从尔室报冤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冤(bào yuān)的意思:指向有关部门或法庭申诉,寻求公正。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苗子(miáo zi)的意思:指事物的初步形态或初期状态,也可指事物的种子或潜力。

青苗(qīng miáo)的意思:青苗是指刚刚长出的幼苗,比喻初生的力量或新兴的事物。

牙筹(yá chóu)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距离。

冤雠(yuān chóu)的意思:指冤仇深重、仇恨难解的敌人。

直待(zhí dài)的意思: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很久都没有等到。

子母(zǐ mǔ)的意思: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诗中以“青苗子母会牙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贪婪与残酷的场景。"青苗子母会牙筹",这里的“青苗”可能是指新生事物或幼小的生命,“子母”则暗示着关系紧密、相互依存,而“牙筹”则是古代计数工具,这里用来象征着贪婪者对利益的不断追求和计算。整句诗意在揭示那些不顾一切、贪婪至极的人们,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他人,甚至到了“吸骨吞肤”的地步。

接着,“未肯休”三字表达了这种贪婪行为的持续性和无止境性,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些人都不会停止他们的恶行。“直待饥寒群盗起”,意味着这种贪婪和残酷的行为最终将导致社会动荡,如同一群盗贼因饥饿寒冷而兴起,暗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潜在的危机。

最后,“先从尔室报冤仇”一句,直接点明了这种贪婪行为的后果,即它不仅伤害了他人,最终也会反噬自身,如同“冤仇”一般,先从贪婪者的家中开始清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批判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残酷,同时也警示人们要警惕此类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作者介绍
宋应星

宋应星
朝代:明   字:长庚   籍贯:奉新(今属江西)   生辰:公元1587—约1666年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猜你喜欢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其三

白云峰在夕阳边,目送吴云入楚天。

汝到燕山却回首,三千里外又三千。

(0)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其三

平田水语稻花香,半解萝衣受晚凉。

景物双清秋正好,乱山云外又斜阳。

(0)

山居吟·其四

此事谁人敢强为,除非知有莫能知。

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

(0)

次韵王伯循佥事将上江东留别

江南江北白云秋,随分高情且宦游。

醉著氍毹归月下,梦披葭苇钓槎头。

光生玉宇秋先见,气肃银河夜不收。

明日绣衣终远别,看山不尽更登楼。

(0)

云林席间怀铁笛简草堂

花朝无花也可怜,桃李矜持不作妍。

烂听雨声眠白昼,梦乘艇子上青天。

閒居尚庶浮云志,老病难趋卜夜筵。

绛帐先生惟寂寞,后堂自理琵琶弦。

(0)

谩成四十二首·其二

参天杨柳手亲栽,一院西风户牖开。

落日尚馀三四尺,山平水远看秋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