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歌三首·其一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竹枝歌三首·其一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

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蘼芜(mí wú)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

年纪(nián jì)的意思:指年龄,年纪大小。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四声(sì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的四种变化,即平、仄、上、去。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竹枝歌三首(其一)》描绘了初春时节洞庭湖畔的景象。诗中以“正月二月不曾晴”开篇,渲染出早春时节阴雨连绵的气候特点,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又带着几分寒意。接下来,“蘼芜洲边春水生”一句,通过描写岸边草木开始生长,春水上涨,进一步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

诗人笔锋转向湖边的少女,她们正值青春年少,“黄陵女儿年纪小”,形象地刻画了她们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学唱竹枝三四声”,则描绘了少女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学习民间歌曲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民俗风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捕捉了春天初始的景象,以及民间生活中的点滴欢乐,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阚县尹

襄人齐拍手,官政喜清和。

竹树烟光合,花封春意多。

山中无吏迹,江上有渔歌。

偃室如招士,庞公试一过。

(0)

狮子林十四首·其十一指柏轩

行道出深楚,空庭秋飒然。

风来人不见,青子落僧前。

(0)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其二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

谩有儿童誇并驾,更无弟子得升堂。

(0)

拟古九首·其八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0)

小峰当玉泉院前道士云此白鹤峰也昔金仙宫主始居于此因玄宗迹之遂跨鹤飞上上方峰故名

金仙曾此栖,必有奇胜处。

我初入山口,意向三峰注。

还时气萧飒,只可亭中住。

神凝目力聚,并上峰头去。

流云忽相知,油然满峰树。

(0)

秋日

百事年来尽懒为,闭门高卧动经时。

秋来深悟芭蕉喻,岁暮聊吟蟋蟀诗。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没雁来迟。

人生意无贫贱,尊酒鲈鱼且自持。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