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蘼芜(mí wú)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
年纪(nián jì)的意思:指年龄,年纪大小。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四声(sì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的四种变化,即平、仄、上、去。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竹枝歌三首(其一)》描绘了初春时节洞庭湖畔的景象。诗中以“正月二月不曾晴”开篇,渲染出早春时节阴雨连绵的气候特点,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又带着几分寒意。接下来,“蘼芜洲边春水生”一句,通过描写岸边草木开始生长,春水上涨,进一步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
诗人笔锋转向湖边的少女,她们正值青春年少,“黄陵女儿年纪小”,形象地刻画了她们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学唱竹枝三四声”,则描绘了少女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学习民间歌曲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民俗风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捕捉了春天初始的景象,以及民间生活中的点滴欢乐,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其二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
谩有儿童誇并驾,更无弟子得升堂。
拟古九首·其八
昔闻昆山禾,结实大如黍。
一食能疗饥,再餐可轻举。
大和溢肌发,含真逐仙侣。
左盼东华君,右招西王母。
苍箓手共开,金册笑相旅。
后皇降嘉种,宁遣同宿莽。
杲杲晨出日,祁祁载阴雨。
煦被非一朝,长此千万古。
小峰当玉泉院前道士云此白鹤峰也昔金仙宫主始居于此因玄宗迹之遂跨鹤飞上上方峰故名
金仙曾此栖,必有奇胜处。
我初入山口,意向三峰注。
还时气萧飒,只可亭中住。
神凝目力聚,并上峰头去。
流云忽相知,油然满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