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
《感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枯树司马五柳徵君

微木何足道,所叹此两人。

一埋柴桑骨,一为九锡臣。

荣辱已矣,芳秽万世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徵君(zhēng jūn)的意思:徵君是指古代帝王征召贤才,招募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行为。也可引申为招募英才,选拔人才。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九锡(jiǔ xī)的意思:指九种尊贵的礼遇和殊荣。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感怀》。诗中通过对历史上两位人物桓司马和陶徵君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的怀念之情。

"枯树桓司马,五柳陶徵君。"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主题,将桓司马比作枯树,陶徵君比作五柳,以此形象化地描绘出两人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

"微木何足道,所叹此两人。" 微木在这里可能指代一般平凡的人或事物,而桓司马和陶徵君则是值得赞叹的对象,他们的行为举止超越了常人。

"一埋柴桑骨,一为九锡臣。"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桓司马和陶徵君的一生:桓司马因守节被杀,尸体被草席覆盖;陶徵君则是晋代的贤士,以清贫著称,生活简朴,被赐予九锡(一种官职)。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他们坚守道德、不畏强权的深刻赞美。

"荣辱俱已矣,芳秽万世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桓司马和陶徵君的崇敬之情,即便是身后的荣耀与屈辱都已经过去,但他们留下的美德将被世人永远铭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耒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德高尚、坚持原则的人生态度的赞赏。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南隐歌

步出城南门,旷然远尘俗。

江流奔白龙,山色凝苍玉。

丈人别业元近家,时鼓瑶琴对碧霞。

曲终拂衣无一事,闲看仙人扫落花。

(0)

漷县行

入城半里无人语,枯木寒鸦几茅宇。

萧萧酒肆谁当垆,武清西来断行旅。

县令老羸犹出迎,头上乌纱半尘土。

问之不答攒双眉,但诉公私苦复苦。

雨雹飞蝗两伤稼,春来况遭连月雨。

绵城之西多草场,中官放马来旁午。

中官占田动阡陌,不出官租地无主。

县中里甲死诛求,请看荒坟遍村坞。

(0)

赠别杨元素

才情奕奕少年场,家在河南旧帝乡。

绿树三山通御苑,青楼十里带横塘。

银光纸养芙蓉粉,金缕衣薰豆蔻香。

羡尔红颜生羽翼,仙人曾授枕中方。

(0)

游西山玉泉池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

(0)

纨扇

朝来两蛱蝶,分宿花房雨。

纨扇亦多情,拂尔双飞去。

(0)

游越

吴淞江上放船时,秋色撩人不自知。

行到万松山下坐,潮声先在隔林西。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