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注释
- 读书:阅读。
癖:爱好。
自知:察觉到。
坐书:终日沉浸在书中。
穷至老:直到老去。
传:传递。
吾儿:我的孩子。
期:期望。
君:你。
北山公:比喻有远见的人。
太行:太行山。
尚可移:也能被时间改变。
- 翻译
- 阅读成了一种癖好,我自己却未曾察觉。
我终日沉浸于书籍,直到老去,还希望把这习惯传给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将来也会传承下去,期望能延续百代。
你看那北山公,即使是巍峨的太行山,也能被时间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舍杂书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传承书香门第的愿望。首句“读书乃一癖”,开门见山地揭示了读书对于诗人的深深痴迷,这已成其生活习性。接下来,“我亦不自知”流露出诗人对此习惯的自然和自觉,仿佛读书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书穷至老”一句,诗人以“坐书”形容自己一生致力于阅读,直至老去,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而“更欲传吾儿”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种热爱和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体现出家风传承的重要性。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世代延续的期望,希望读书的精神能够流传百世。最后两句“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通过典故来表达决心,北山公是汉代学者扬雄的别称,这里借指读书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以太行山可以移动为喻,寓意即使岁月流转,读书的传统也能如同太行山般稳固不移。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以及他对后代子孙传承文化教育的殷切期盼,展现了古代士人重视学问和家风传承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卖剑买牛得牛字五排
谁将游侠侣,化作力田俦。
器已看销剑,耕还重佩牛。
雄风三尺杳,细雨一犁收。
弹去馀空铗,售来控短鞦。
春山新路索,秋水旧纯钩。
镰锷飞霜失,鞭丝带月浮。
锋无驰马试,刍并牧羊求。
扣合长吟角,鸣终不羡韝。
乌犍忙竞逐,紫电懒重抽。
顿弃青萍质,时开白石讴。
宝光沉远塞,笛韵绕平畴。
渤海传良吏,心深保聚谋。
赋得毋雷同得雷字五言八韵
欲作翻空想,难将旧说该。
异应思计月,同亦戒如雷。
窠臼何曾袭,机关独自开。
文章除共语,体格出新裁。
慧岂同牙拾,声非贯耳来。
缶鸣誇霹雳,粉本费疑猜。
依样羞为伍,胥钞愧作陪。
豪端精锐意,摛藻著鸿才。
送文枢先生回国
沧海横流到处狂,栽培桃李自春风。
还乡不化身为鹤,踏雪难寻爪印鸿。
浮世人原多聚散,文筵吟罢倏西东。
呈诗敢比河梁别,惆怅苔岑有异同。
故人说项闻名久,名士休云北鲫鱼。
愿见忽惊过半世,重论应胜读奇书。
亭传点易真能继,谷隐谈玄愧不如。
知有遗民伤故国,神州鼎沸十年馀。
管宁皂帽隐辽东,鹭屿鸡津一苇航。
春去飞花感茵溷,人分异地比参商。
我怀旧雨逢今雨,君认他乡作故乡。
归去亲朋如借问,谈瀛休怪话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