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题 吴 氏 园 宋 /何 渷 傍 晚 秋 晖 静 ,穿 松 石 路 微 。山 川 起 幽 兴 ,杖 屦 款 高 扉 。白 首 偶 成 趣 ,素 怀 欣 未 违 。故 园 今 草 棘 ,飘 泊 几 时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傍晚(bàng wǎ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时刻,也泛指傍晚时分。
草棘(cǎo jí)的意思:指事物繁杂、复杂纷乱,难以理清或解决的情况。
成趣(chéng q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效果,非常有趣或令人满意。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今草(jīn cǎo)的意思:指现在的一种草木,比喻现今的事物或人。
偶成(ǒu chéng)的意思:偶然形成,意外得到。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秋晖(qiū huī)的意思:指秋天的阳光。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松石(sōng s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态度松懈,不严肃认真。
素怀(sù hu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平日里的素质和品德。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 翻译
- 黄昏时分秋日余晖宁静,松林石径上微微闪烁。
山川景色唤起我深深幽思,手拄拐杖缓步走近高大的门扉。
年华已老却偶有乐趣,朴素的心愿未曾违背。
故乡如今已长满荆棘,漂泊在外,何时才能回归?
- 注释
- 傍晚:黄昏时刻。
秋晖:秋天的余晖。
静:宁静。
穿:穿过。
松:松树。
石路:石头小路。
微:轻微,微弱。
山川:山水。
起:引发。
幽兴:幽深的情趣。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款:缓步,轻叩。
高扉:高大的门。
白首:老年。
偶成趣:偶尔也有乐趣。
素怀:朴素的心愿。
欣:欢喜。
违:违背。
故园:故乡。
草棘:杂草丛生,比喻荒凉。
飘泊:漂泊不定。
几时:何时。
归:回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宁静画面,诗人穿行在松树间的小路上,体验着大自然的幽深之美。山川之间蕴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而杖屦(手持拐杖,脚穿草屦)与高大的门扉相呼应,展示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白首偶成趣"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乐趣,而"素怀欣未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心境一直保持着赞赏之情。然而,随后"故园今草棘"一句转换了氛围,表明诗人所珍视的旧日风光已经被杂草和荆棘所覆盖,这种对比更深化了诗人的乡愁和对归根之地的渴望。
最后,"飘泊几时归"则是诗人内心的呐喊,表达了对于久居异乡、无定所的漂泊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家园的深切思念。这一句也成为了全诗的情感高潮,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归属感的渴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余生行年将六十,不知何者为忧戚。
富贵不骄贫贱安,以此存心度朝夕。
往年承乏佐中书,大官羊膳供堂食。
只今赐老作编氓,衣食信天无固必。
陋巷箪瓢如素居,不管茅茨春雨湿。
门前载酒求赋诗,锦轴牙签日堆积。
在官不置负郭田,既老翻得稽古力。
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
朝米不烦邻僧送,暮米不烦太仓籴。
我亦一饭不忘君,文人相轻所不及。
伤哉白首杜拾遗,入蜀还秦劳辙迹。
文章盖世亦何为,妻子相看百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