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箫》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又闻箫》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首句“霜压危檐冷透毡”通过写霜重檐危,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寂静,仿佛寒气穿透了毡帘,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孤灯耿耿照无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孤灯微弱的光芒映照着诗人难以入眠的面容,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后两句“箫声若解愁人意,应不随风到枕边”,诗人将思绪转向远处传来的箫声。他设想如果这箫声真能理解人的愁绪,那么它就不会随风飘至自己的枕边,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表达了诗人对箫声的期待和对孤独的无奈,也流露出对情感共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孤寂,借助箫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贺新冠
髧彼两髦,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记昔年犀玉,奇资秀质,今朝簪佩,丰颊修眉。
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人都羡,是君家驹子,天上麟儿。画堂人物熙熙。
会簪履雍容举庆宜。
看筮日礼宾,陈钟列俎,三加致祝,一献成仪。
绿鬓貂蝉,朱颜豸角,早有君臣庆会期。
荣冠带,看绶悬若若,印佩累累。
重阳后一日陪宪节登清音亭饮见易亭即席和韵
一封谏疏彻银台,感愤题诗醉墨堆。
唤醒菊边秋寂寞,烂游松下径萦回。
参军逸韵频攲帽,诗老多情不放杯。
胜日追随容湛辈,从容归骑不须催。
汉宫春.生日词
万六千年,是仙椿日月,两度阳春。
根柯不随物化,那有新陈。
戏夸悠久,借时光、惊觉时人。
道历管,阶蓂万换,悠然唤做逡巡。
老我百无贪羡,羡天芳寿种,掩冉三辰。
谢他流年甲子,已是重轮。
人间春狭,只九旬、斗柄标寅。
更拟向,椿枝倚数,十分取一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