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
首句“移家深入乱峰西”,诗人以“移家”二字开篇,暗示了主人公从喧嚣尘世中抽身,选择了一处深藏于群山之中的居所。这里的“乱峰西”不仅指出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也暗含着环境的险峻与自然的原始风貌,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画面。
次句“烟树重重隔远溪”,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神秘。烟树,即被雾气笼罩的树木,给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感觉;重重,强调了树木之多,遮蔽了视线,仿佛将人与外界隔绝开来。远溪,则是远处潺潺流动的小溪,它既为山居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又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悠远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年老心閒贪睡稳”,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心境。年老,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沉淀;心閒,即内心平静无欲,不为外物所动;贪睡稳,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满足。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平和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最后一句“厌闻钟响与鸡啼”,则以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钟响与鸡啼,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声音,但在远离尘嚣的山中,却成了打破宁静的干扰。诗人对此的“厌闻”,恰恰反映了他对当前生活环境的珍惜与满足,以及对都市喧嚣的反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勾漏歌赠高山人
我闻勾漏之峰亘万里,丹梯碧落浮云气。
山人家住彩云西,荷锸被云斲石髓。
千壑万壑云冥冥,云里依稀鸡犬声。
曾是葛洪飞度处,至今丹灶留翠屏。
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
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
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
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
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
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
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
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
我是玉皇香案吏,一谪泥涂今若此。
自分宜置丘壑中,烦君貌我丹青里。
《勾漏歌赠高山人》【明·李之世】我闻勾漏之峰亘万里,丹梯碧落浮云气。山人家住彩云西,荷锸被云斲石髓。千壑万壑云冥冥,云里依稀鸡犬声。曾是葛洪飞度处,至今丹灶留翠屏。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我是玉皇香案吏,一谪泥涂今若此。自分宜置丘壑中,烦君貌我丹青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567c6c8b3bd4e8680.html
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饼饵见贻诗以酬答
并刀剪龙髯,长镵斲木瘿。
蝶粉糁玄霜,撚作松苓饼。
石臼碾轻尘,冰纨筛枯梗。
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
微黄似鸦雏,丹的点妆靓。
又如累滇棋,数十不盈皿。
萧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
竹扉犹未启,墙外闻人警。
贻来金盒儿,颗颗周完净。
初观委难辨,小咀亦深省。
问渠来何方,松花撷山顶。
间渠和何味,茯苓收药箵。
道人戴竹冠,羽扇临丹鼎。
少妇纤手调,玉童汲阶井。
念彼百艰成,供我一馋领。
顿嚼三十九,似砾投深井。
石火试陶铛,沃以松萝茗。
轻松乍迸牙,香韵才灌顶。
冷然两腋风,谡谡吹松影。
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
呼童走药肆,为买茯苓莛。
百钱刚一斤,铢两犹未整。
二月松树花,开遍閒冈岭。
长竿打一遭,粉腻沾衣领。
谁云解疗饥,如虎得蚱蜢。
闻君山厨内,采摘盈筐秉。
愿作拷栳团,一餍淘河颈。
《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饼饵见贻诗以酬答》【明·李之世】并刀剪龙髯,长镵斲木瘿。蝶粉糁玄霜,撚作松苓饼。石臼碾轻尘,冰纨筛枯梗。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微黄似鸦雏,丹的点妆靓。又如累滇棋,数十不盈皿。萧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竹扉犹未启,墙外闻人警。贻来金盒儿,颗颗周完净。初观委难辨,小咀亦深省。问渠来何方,松花撷山顶。间渠和何味,茯苓收药箵。道人戴竹冠,羽扇临丹鼎。少妇纤手调,玉童汲阶井。念彼百艰成,供我一馋领。顿嚼三十九,似砾投深井。石火试陶铛,沃以松萝茗。轻松乍迸牙,香韵才灌顶。冷然两腋风,谡谡吹松影。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呼童走药肆,为买茯苓莛。百钱刚一斤,铢两犹未整。二月松树花,开遍閒冈岭。长竿打一遭,粉腻沾衣领。谁云解疗饥,如虎得蚱蜢。闻君山厨内,采摘盈筐秉。愿作拷栳团,一餍淘河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67c6c8b3bd8d0431.html
白龙泉
毒龙所止处,水必浑以腥。
兹泉名白龙,水味何清泠。
澄澄鉴毛发,龙曷遁其形。
阴风时怒号,微吟或可听。
川脉发神光,尤物藉其灵。
白龙化为人,鱼服昔焉经。
何必家于水,后人赘以亭。
我来酌斯泉,醉荷不肯醒。
龙乎亦来不,视之如蝘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