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文 觉 显 公 房 宋 /苏 轼 斓 斑 碎 玉 养 菖 蒲 ,一 勺 清 泉 潢 石 盂 。净 几 明 窗 书 小 楷 ,便 同 尔 雅 注 虫 鱼 。
- 注释
- 斓斑:色彩斑斓的样子。
碎玉:形容石头破裂成的小块。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常用于装饰或药用。
清泉:清澈的泉水。
满:充满。
石盂:用石头制成的容器,形状像盂。
- 翻译
- 斑斓的碎玉滋养着菖蒲,
一勺清澈泉水注满石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书房生活图景。开篇“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两句,通过对室内摆设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雅脱俗的生活情趣。“斓斑碎玉”可能是指用小块的玉石来装饰室内,或许是诗人对环境中某种光泽物体的比喻性表达,而“养菖蒲”则暗示了室内清新的空气和诗人的雅趣。接着,“一勺清泉满石盂”则更增添了一份淡定与宁静,似乎诗人在书房中不仅享受着精神的滋润,也享受着简单却纯净的物质生活。
接下来的“净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学者风度和他对古籍的尊崇。这里的“净几明窗”营造出一个光线充足、环境清幽的写作空间,而“书小楷”则表现了诗人工于笔墨,追求书法艺术的完美。“便同《尔雅》注虫鱼”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学识渊博,他仿佛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对古代辞书《尔雅》中的生物条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底修箫谱/祝英台近.寓祝英台近乙未之秋高邮朱使君钱塘.北关舟中
客西湖,听夜雨。更向别离处。
小小船窗,香雪照尊俎。断肠一曲秋风,行云不语。
总写入、征鸿无数。认眉妩。
唤醒岩壑风流,丹砂有奇趣。
羞杀秦郎,淮海谩千古。要看自作新词,双鸾飞舞。
趁月底、重修箫谱。
赠赵公旦
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
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
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
忆昔石城初识面,两髦紒帻君才收。
余方弱冠事科举,并辔共适东西州。
春风寻胜襄傍寺,夜月复登临汉楼。
凤林花开无远近,渔梁柳暗迷汀洲。
荆门至陋不足数,杏山百丈清泉幽。
径过物色尽可记,至今夜梦当时游。
从兹一别星再终,相望不啻马牛风。
临安相见各惊叹,君非丁壮予老翁。
长离更挟鹓雏至,射策同攀郤诜桂。
上书不肯干相公,頫首甘为州县吏。
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
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
一杯相属且自适,莫话旧游成慨叹。
闻君早有求田约,四方宁有襄阳乐。
时平我则径西归,远追高士鹿门期。
《赠赵公旦》【宋·张嵲】少年意气隘九州,远别不为儿女愁。秪今摧颓落异县,跬步信宿生离忧。况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别绪何能休。忆昔石城初识面,两髦紒帻君才收。余方弱冠事科举,并辔共适东西州。春风寻胜襄傍寺,夜月复登临汉楼。凤林花开无远近,渔梁柳暗迷汀洲。荆门至陋不足数,杏山百丈清泉幽。径过物色尽可记,至今夜梦当时游。从兹一别星再终,相望不啻马牛风。临安相见各惊叹,君非丁壮予老翁。长离更挟鹓雏至,射策同攀郤诜桂。上书不肯干相公,頫首甘为州县吏。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一杯相属且自适,莫话旧游成慨叹。闻君早有求田约,四方宁有襄阳乐。时平我则径西归,远追高士鹿门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267c69b8add4a0762.html
月下观海棠
澄空流华月,列炬林梢缀。
众焰烁明霞,红曛花似醉。
流连陶嘉月,共惜春风驶。
预叹他日来,馀红纷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