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池荷叶深,微凉坐来爽。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知 非 堂 夜 坐 元 /何 中 前 池 荷 叶 深 ,微 凉 坐 来 爽 。人 归 一 犬 吠 ,月 上 百 虫 响 。余 非 洽 隐 沦 ,隙 地 成 偃 仰 。林 端 斗 柄 斜 ,抚 心 独 凄 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虫响(ch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细小,像昆虫的叫声。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抚心(fǔ xīn)的意思:抚摸自己的心脏,比喻自我反省、悔过自新。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何中的《知非堂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夏夜画面。首句“前池荷叶深”,以荷叶之深沉暗示了池塘的幽深和季节的炎热,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微凉坐来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夜晚微风带来的舒适感。
接下来的两句“人归一犬吠,月上百虫响”通过犬吠和虫鸣,展现了夜晚生活的生动与自然,同时也透露出些许孤独,因为只有人归和动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诗人身处“隙地成偃仰”的环境,虽然不是隐居之地,但也能随性自在。
最后两句“林端斗柄斜,抚心独悽怆”,诗人抬头望见北斗七星已倾斜,暗寓时光流逝,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凄凉。整首诗以景写情,借夜色和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淡淡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
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
周游清荫遍,吟卧夕阳曛。
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哭李观
志士不得老,多为直气伤。
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文星落奇曜,宝剑摧修铓。
常作金应石,忽为宫别商。
为尔吊琴瑟,断弦难再张。
偏毂不可转,只翼不可翔。
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此义古所重,此风今则亡。
自闻丧元宾,一日八九狂。
沈痛此丈夫,惊呼彼穹苍。
我有出俗韵,劳君疾恶肠。
知音既已矣,微言谁能彰。
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哀歌动寒日,赠泪沾晨霜。
神理本窅窅,今来更茫茫。
何以荡悲怀,万事付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