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柳·其三》
《秋柳·其三》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

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

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相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绵衣(mián yī)的意思:指柔软、舒适的衣物,比喻安逸的生活或优裕的条件。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苏小(sū xiǎo)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韦娘(wéi ni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小玉(xiǎo yù)的意思:指年幼可爱的女孩子,也用来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

意态(yì t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神态、表情或态度所表达出的意思或情感。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柳树在寒冷中展现出不同于春天的姿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柳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并存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柳在寒冷中穿上轻薄的棉衣,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秋柳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适应力。

颔联“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通过比喻,将秋柳比作韦娘和苏小,她们的金缕和玉绳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如今却显得稀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颈联“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楼台之上的客人深情地凝望着秋柳,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燕子与大雁的飞翔,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尾联“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宦情(官场之情)与乡梦(家乡之梦)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官场与故乡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与矛盾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轮回,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秋闱后勉子侄

我生场屋惯周旋,得失从知岂偶然。

天理先须尽人事,时文端的本尘编。

日烘瓮牖朝先起,雪压茅斋夜不眠。

万里夷涂从此去,著鞭宁怕祖生先。

(0)

仪真雍生见和因再用韵兼怀仪真·其一

北观凭栏望,西桥信马行。

朋从有名胜,风物正凄清。

乱定人烟改,春回草木荣。

遥怜旧游处,坏壁暗题名。

(0)

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其三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0)

挽王德彰

篮舆咿轧不辞贫,乌帽离披当幅巾。

一剂冲和疗寒疾,乡间不复见斯人。

(0)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其二

令尹胸襟隘五湖,狂言时肯听迂儒。

未知他日翘材馆,可著当年郑介夫。

(0)

为纪生借屋

乃祖焚身为祖刘,末孙那敢不相周。

单辞往扣贤公子,茅屋何妨得借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