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柱苔墙偏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春宫内柳树的景象,既有新树的繁茂,也有旧树的凋零。通过“新树应多旧已枯”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相联系,寓意深刻。接着,“蠹柱苔墙偏寻历”进一步渲染了宫中岁月的沧桑,斑驳的墙壁和蛀蚀的柱子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最后,“古亭犹有杜诗无”则以古亭为载体,暗指虽有古迹留存,但往昔的文人墨客的痕迹却已难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文化传承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
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
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