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松梅·其二》
《赋松梅·其二》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祃]韵

皎皎秋月无声论价

有色有声,松梅明月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论价(lùn jià)的意思: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讨论、评定。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有色(yǒu sè)的意思:有色指具有特定色彩或特征的。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鉴赏

此诗《赋松梅(其二)》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与松梅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皎皎中秋月”,以“皎皎”二字形容中秋之月的明亮纯净,既点明了时节,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无声谁论价”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月光价值的思考,暗示了月色之美难以用言语衡量,更超越了物质的价值评判,引人深思。

“有色兼有声,松梅明月下”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松树与梅花,它们在月光的照耀下,不仅呈现出美丽的颜色,还似乎能听到它们在月夜中的轻吟细语。这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松梅以生命,使自然景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寓意着松梅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与月光的清雅相得益彰。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色与松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诗中寓情于景,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陌上花叹

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

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值琼瑶池。

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

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馀芳道旁死。

不如二月杨柳绵,犹自飘飏帝城里。

(0)

先舅大中府君己亥岁尝制十四咏寿宝林褧老师八十今八年矣此老师尚无恙其法孙定惠持此卷至都下敬作二偈以为师寿法鼓

维此鼓声何所起,击之则有本寂然。

此声既以击乃生,当其不击声何在?

用手执捶以击鼓,三者和合始有声。

如是究竟声所缘,非手非捶非鼓义。

智人在在勤修习,于一击顿证菩提。

观彼鼓声成立相,本自不生那有灭。

我愿仁者亦如是,不以声观一切声。

昼安夜安随在安,长享耳根清净乐。

(0)

鄂首座还山

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

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

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

惆怅明朝别,何人访闷乡。

(0)

荷花荡夜归次吴水部德徵韵

采芳日暮未言归,处处村家掩杼机。

水漫莲洲愁路断,月明莎渚觉鸥飞。

高歌小海风波急,回首横塘烟火微。

兰棹屡移樽屡倒,不知露下已沾衣。

(0)

十三绝句·其六

缚得名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

发踪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0)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二

飓母谁怀国事忧,回看夜壑已无舟。

山河满地皆胡马,潮汐常时自海鳅。

空使谶书符四广,不教宗社复东周。

孱兵到此谁非死,名姓纷纷惜未收。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