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就(bù jiù)的意思:表示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长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道行修为高深。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短才(duǎn cái)的意思:指人才短缺,能力不足。
皓雪(hào xuě)的意思:皎洁明亮的雪,形容雪色洁白明亮。
何适(hé shì)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得当,适合情况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瘦长(shòu ch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瘦而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登上古亭的所见所感。首句“薄暮杳何适”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略带迷茫的氛围,仿佛在说黄昏时分,四周一片模糊,不知归路。接着“高高登古亭”则点明了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追求。
“地无南国瘴”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此处环境的清新宜人,与南方湿热多瘴气的地区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喜爱和赞美。“帘卷半空星”,生动描绘了夜幕初降,轻风卷起窗帘,露出了半空中的星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
“石瘦长人立,潭春皓雪停”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静止的石头描绘成站立的人,将清澈的潭水比作皓白的雪,形象地展现了山石的挺拔与潭水的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短才吟不就,终欲付丹青”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难以完全表达眼前的美景,因此希望借助画家的手,将这美丽的景色永久留存下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送崔夷甫员外和蕃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
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