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筱媚清涟,清涟媚绿筱。
水竹两相媚,于中寄吾傲。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通过“绿筱”与“清涟”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脱俗的美感。诗人以“媚”字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自然景物的生机与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喜爱和赞美。
“绿筱媚清涟,清涟媚绿筱。”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绿筱”(翠竹)与“清涟”(清澈的水波)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竹子在水中倒映,水波轻拂竹影,两者相互映照,都显得更加生动和美丽。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增色的关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下来的两句“水竹两相媚,于中寄吾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通过“两相媚”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高洁情操和超然态度。“于中寄吾傲”,意味着在这样的美景之中,诗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表现了一种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风骨的傲岸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乃至人生的态度和感悟。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
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
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
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
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
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
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
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