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见欢四首·其三》
《相见欢四首·其三》全文
清 / 张惠言   形式: 词  词牌: 相见欢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春在斜阳草野花中。

溪边树,堤间路,几时逢?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红(cán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剩下的红色部分,比喻某事物或某种情感的残余部分。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相见欢四首(其三)》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开篇以寻觅残存的春花,却无所获的场景,暗示着春光已逝,万物凋零的季节感。这种对自然变迁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转而描绘夕阳下的景象,春意虽隐匿于荒草与野花之中,却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一句将春意的微妙与深藏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坚韧的赞美。

“溪边树,堤间路,几时逢?”接着,词人将视线转向自然中的静物与路径,以“几时逢”表达了对偶遇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生活中偶得惊喜的期盼。

“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最后,词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将情感推向高潮。梦中的小桥东,或许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某个愿望或回忆,通过梦境得以短暂的实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想象力,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相见欢四首(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张惠言
朝代:清   字:皋文   号:茗柯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生辰:1761~1802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猜你喜欢

题东皋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

听公北宅住,还我东皋子。

(0)

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无此君。

(0)

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韵

问公何许看花回,剩说郊坰十里梅。

树杂古今他处少,枝分南北一齐开。

昌源已办行厨去,离渚犹须使节来。

况复兰亭公所葺,清流九曲要传杯。

(0)

留别三侄

僧窗又与汝周旋,百感相随到酒边。

无复吹篪如异日,空惊枕块已三年。

一门叔父吾衰矣,东阁郎君但勉旃。

不为怀金纡紫事,澡身玉雪是空传。

(0)

悯雨

梅子黄初遍,秧针绿未抽。

若无三日雨,那复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听竹树,还有好音不。

(0)

自广西归上饶阅所藏书

久矣山人去,怀哉屋壁藏。

侵陵阅梅雨,调护乏芸香。

次第翻经集,呼儿理在亡。

乞归全为此,何爱橐中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