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沾凉露润,味与野人宜。
《秋菜》全文
- 鉴赏
这首《秋菜》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对秋日里一株未成熟的蔬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情趣的独到见解。
首先,诗中“叶少未成束,青青傍短篱”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菜初生时的形态,叶子稀疏,尚未形成紧密的束状,青翠的颜色与矮小的篱笆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植物生长的状态,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萌发。
接着,“根沾凉露润,味与野人宜”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秋菜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特点。凉露滋润着根部,使得蔬菜更加鲜嫩可口,同时也与“野人”相宜,意味着这种蔬菜质朴自然,适合普通人的日常食用,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食材的推崇。
“小摘留嘉客,分甘佐晚炊”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珍视和分享的喜悦。在秋菜成熟之时,诗人会精心采摘,既为招待贵客增添风味,也乐于与家人共享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最后,“盘餐秋圃足,饕餮不曾知”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秋菜在餐桌上的重要性,即使是最挑剔的食客也无法忽视其美味。这不仅赞美了秋菜的美味,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体悟。
综上所述,《秋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