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尘触(chén chù)的意思:接触尘埃。比喻染上不好的风气或与卑鄙下流的人来往。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简书(jiǎn shū)的意思:指简洁明了的文章或著作。
戒命(jiè mìng)的意思:警惕危险,提醒自己谨慎行动。
莫邪(mò yé)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情感不可捉摸,难以琢磨。
辔头(pèi tóu)的意思:辔头是指马的头部装饰,引申为人们为了追求虚荣而花费大量金钱在外表上的装饰。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前行(qián xíng)的意思:继续前进,不停止。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石弓(shí gōng)的意思:石头做的弓弩。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五石(wǔ dàn)的意思:指五块石头,比喻困难、险恶的环境或境况。
乡井(xiāng jǐng)的意思:指乡间的井,比喻小地方的环境、氛围或局限性。
行几(háng jǐ)的意思:指行为不正当、不合规范或不得体。
一割(yī gē)的意思:指分割、切断,也可指割席断交,断绝关系。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出塞七首·效少陵(其四)》描绘了一位英勇的边疆战士的形象。诗中通过“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展现了战士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他吞食着天山的冰雪,衣衫在青海的狂风中破裂,显示出其不畏艰难的决心。
“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表现出边疆的辽阔与战争的遥远,而“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则刻画了战士在战斗中的勇猛,策马疾驰,仅凭五石强弓作为倚仗。
“乡井岂不怀,简书戒命洪”表达了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但军令如山,他必须遵从戒命,义无反顾。“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貅”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勇士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最后两句“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普通的铅刀,虽非名贵宝剑,但仍渴望能像莫邪剑一样建功立业,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边疆战士的生活和战斗,展现了他们的忠诚与英勇,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方竹楼画竹
县署西偏地疏豁,琅玕森翠千株列。
离立潜通江上云,青苍不畏严冬雪。
眼中繁卉任荣枯,岁晚奇姿挺孤洁。
我时乘兴步亭林,微吟徙倚扪高节。
千亩何须傲列侯,三径矜能款明月。
静对幽丛妙悟生,爽聆清籁天机发。
自昔文人爱此君,我亦钟情若饥渴。
方生为我作画图,雨干烟梢尽奇绝。
黄筌与可未为工,潇湘淇水悬蓬室。
盛夏摊书作卧游,中有凉飙扫炎热。
早春行
歌早春,歌思窈。
春光可怜亦可伤,词兼哀乐情颠倒。
春过已是二月中,却忆初春春日好。
此时君相正调元,恩及孩虫答苍昊。
繄余野老复何知,但解扶筇事幽讨。
寒风冰雪尚盈途,柳色莺声亦杳缈。
几点梅花天地心,生机勃勃萌芳草。
万类将随大化春,吾辈因之畅怀抱。
欢乐情正酣,忧心忽悄悄。
高谈四座罗佳宾,众中未有余年老。
回首韶华骨暗惊,旧事蹉跎岂堪道。
寄语吾徒少壮人,修名建立应须蚤。
君不见新杨柳,几日秋风倏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