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原妙   形式: 偈颂

死款都来口供,情穷理极卒难容。

若将皮髓论高下,争见花开五叶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极卒(jí zú)的意思:指极端的危险或困境中的士兵或随从。

口供(kǒu gòng)的意思:指被审讯者在审讯过程中所供述的证词或供词。

理极(lǐ jí)的意思:极致的理论或思想

穷理(qióng lǐ)的意思:指理由贫穷所致,形容思维狭窄、见识浅薄。

五叶(wǔ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五个叶子或五个分支。

一口(yī kǒu)的意思:一次性吃下或喝下的量,也指一次性说出或表达的意见或主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死款都来一口供"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面对困境或追问时,无论怎样被逼问,都要给出明确的回答,犹如面临生死审讯,一口承认。接下来的"情穷理极卒难容"则揭示了在情感和道理达到极致的情况下,任何掩饰或逃避都是无法被接受的。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阐述观点:"若将皮髓论高下",意思是如果要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就像剥开皮肉触及骨髓一样,直接触及核心。然而,"争见花开五叶红"又以花的盛开为喻,暗示即使到了最深处,也应看到美好的一面,如花朵绽放的鲜艳色彩,寓意真理虽深藏不露,但其美依然可见。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练,通过生死、理性的对立和比喻,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态度,以及在困境中坚守本心,看到希望的哲理。

作者介绍

释原妙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感怀十七首·其十一

梦登首阳山,郁哉何巍巍。

上有二子坟,下有蕨与薇。

宁从白鹤巢,不从凤鸟飞。

白鹤来有常,凤鸟来无时。

子胥耕吴野,少伯困会稽。

一旦先埃尘,千秋有馀悲。

(0)

宝剑篇送梁非馨

芒砀山中旧龙子,狱底千年睡不起。

一朝牛斗敛光华,化作芙蓉出秋水。

蛟腾螭掣杳莫穷,阴房夜夜吼回风。

雪花照天真宰泣,为怜天下无英雄。

扶风豪士邯郸族,不惜千金从彼鬻。

淬以银河千丈流,磨用昆山一片玉。

舞罢初辞剧孟家,携来还就专诸宿。

有时飞电出西方,白帝魂销鬼母哭。

自言此物真灵异,巨阙豪曹无与比。

醉来横向膝前看,每恨无从死知己。

郎宁西下乱山青,此日提携事远征。

腰间隐隐星辰动,匣里萧萧龙昼鸣。

为君拂拭莲花锷,水涉陆行肆挥霍。

神物由来自有神,莫效铅刀试一割。

(0)

崇祯皇帝御琴歌

夏后峄阳桐不贡,周王岐山久无凤。

凤去桐枯未足愁,哀弦万古堪悲恸。

悲恸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

小臣生在南边鄙,身比爨桐心不死。

莫提长剑定三关,聊抱孤琴游万里。

瞻孝陵兮聆高庙之景钟,望煤山兮泣烈皇之遗弓。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简于山东。

山东济南李家名,家藏百琴倾百城。

百琴一一囊且匣,出匣开囊一琴使人惊。

钟山玉晖九寡珥,古来稀有此光晶。

腹中䥴文翔凤名,龙唇凤沼文相生。

曾经烈皇亲手抚,真龙手中翔凤舞。

甲申三月便殿中,七弦自断琴心苦。

八音遏密兆此时,四海伤心惜明主。

呜呼烈皇御极十七载,祖宗全盛金瓯在。

外图政教务严明,内览诗书备文采。

上有君兮下无臣,宫弦张兮商弦改。

闻有能琴杨太常,烈皇礼之如师襄。

承恩别有一琴赐,得与翔凤相回翔。

一自烈皇登遐去,太常抱琴山泽藏。

终身感恩成乐章,恭贮赐琴居草堂。

虞帝薰风寂蒲阪,皇英瑶瑟怨潇湘。

天下臣民如寡鹄,长卿莫奏凤求凰。

神京既不守,宝器将何依。

弦歌邹鲁近,毋乃凤凰飞。

将军披铁铠,文士拂金徽。

共苦兵戈际,谁知律吕微。

烈皇安兮琴肃肃,臣不及钧天侍宴调丝竹。

烈皇怒兮琴轰轰,臣愿得挥云拨雾扬天声。

但愿见舞阶格苗之干羽,不羡彼登楼下凤之瑶笙。

臣拜御琴长加额,归告当年碎琴客。

安得普天知此音,中和乐奏无兵革。

(0)

寄愁·其六

情如芳草恨绵绵,骨化千生不断缘。

何事燎原烧已尽,春风依旧碧连天。

(0)

十月桃花

灼灼妖姿斗蚤芳,频年老眼见寻常。

多情不待东风暖,燕赵红颜委雪霜。

(0)

送屈子·其二

旨酒具离筵,伤怀独黯然。

知己重感恩,志士况盛年。

我无渐离筑,赠子绕朝鞭。

万里策良骥,无为乡曲贤。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