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菊黄花韡,如棕绿叶萋。
始谓萐蒲诞,今看灵珀齐。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揣合(chuāi hé)的意思:指根据某人的行为、言语或表情,推测出其心中所想。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眠起(mián qǐ)的意思:指醒来或起床。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手作(shǒu zuò)的意思:亲手制作或亲自做事情
泰西(tài xī)的意思:指欧洲,特指西方国家。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异卉(yì huì)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花草。
应手(yìng shǒu)的意思:指事物处理得当,应对自如,毫不费力。
远珍(yuǎn zhēn)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离得很远,难以得到。
这首诗以“知时草”为题,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一种名为“知时草”的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懿此青青草”,赞美了这株草的青翠之色,暗示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着,“迢遥贡泰西”一句,可能暗指这种草在遥远的地方被发现或采集,远渡重洋,到达西方,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知时自眠起,应手作昂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知时草随季节变化而生长的状态,它仿佛能感知时间的流转,适时地休眠与生长,展现出一种智慧的生命力。同时,“应手作昂低”也暗示了草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它们能够适应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
“似菊黄花韡,如棕绿叶萋。”这里将知时草与菊花和棕榈树进行类比,通过颜色和形态的相似性,进一步强调了知时草的独特之处。菊花的黄色与棕榈树的绿色,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色彩,而知时草则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讵惟工揣合,殊不解端倪。”这两句表达了对知时草复杂而又微妙特性的赞叹。它不仅在形态上与菊花和棕榈树相像,更在内在的生长规律上展现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智慧。这种智慧既体现在它对季节的敏感反应上,也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
“始谓萐蒲诞,今看灵珀齐。”这两句可能是在对比知时草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指出它虽然看似平凡,却拥有着不凡的特质,如同灵珀(一种宝石)一样珍贵。这里通过比喻,强调了知时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最后,“远珍非所宝,异卉亦堪题。”这两句表达了对知时草的客观评价。虽然它可能不是最珍贵的植物,但在诗人眼中,它同样值得被记录和赞颂。这里的“异卉”指的是与众不同的植物,强调了知时草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时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智慧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弘历成功地将知时草的形象与深层寓意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