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时草》
《知时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懿此青青草,迢遥泰西

知时自眠起,应手作昂低。

似菊黄花韡,如棕绿叶萋。

讵惟工揣合,殊不解端倪

始谓萐蒲诞,今看灵珀齐。

远珍非所宝,异卉亦堪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揣合(chuāi hé)的意思:指根据某人的行为、言语或表情,推测出其心中所想。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眠起(mián qǐ)的意思:指醒来或起床。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手作(shǒu zuò)的意思:亲手制作或亲自做事情

泰西(tài xī)的意思:指欧洲,特指西方国家。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异卉(yì huì)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花草。

应手(yìng shǒu)的意思:指事物处理得当,应对自如,毫不费力。

远珍(yuǎn zhēn)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离得很远,难以得到。

鉴赏

这首诗以“知时草”为题,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一种名为“知时草”的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懿此青青草”,赞美了这株草的青翠之色,暗示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着,“迢遥贡泰西”一句,可能暗指这种草在遥远的地方被发现或采集,远渡重洋,到达西方,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知时自眠起,应手作昂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知时草随季节变化而生长的状态,它仿佛能感知时间的流转,适时地休眠与生长,展现出一种智慧的生命力。同时,“应手作昂低”也暗示了草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它们能够适应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

“似菊黄花韡,如棕绿叶萋。”这里将知时草与菊花和棕榈树进行类比,通过颜色和形态的相似性,进一步强调了知时草的独特之处。菊花的黄色与棕榈树的绿色,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色彩,而知时草则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讵惟工揣合,殊不解端倪。”这两句表达了对知时草复杂而又微妙特性的赞叹。它不仅在形态上与菊花和棕榈树相像,更在内在的生长规律上展现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智慧。这种智慧既体现在它对季节的敏感反应上,也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

“始谓萐蒲诞,今看灵珀齐。”这两句可能是在对比知时草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指出它虽然看似平凡,却拥有着不凡的特质,如同灵珀(一种宝石)一样珍贵。这里通过比喻,强调了知时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最后,“远珍非所宝,异卉亦堪题。”这两句表达了对知时草的客观评价。虽然它可能不是最珍贵的植物,但在诗人眼中,它同样值得被记录和赞颂。这里的“异卉”指的是与众不同的植物,强调了知时草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时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智慧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弘历成功地将知时草的形象与深层寓意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一

雨馀岚翠湿秋山,罨画楼台紫翠间。

白鸟不飞波不动,夕阳江上几人还。

(0)

汉苑行·其一

新水瀰漫溢凤池,娇莺占断绿杨枝。

乾坤拍拍春如海,不啻人间草木知。

(0)

草亭

粗结茅亭小,乾坤景趣幽。

坐来心迹静,何必搆危楼。

(0)

南园即事

草木俱摇落,穷冬迫岁华。

凭谁慰岑寂,独喜见梅花。

(0)

送韩淳夫府尹之应天

名魁三晋羡脩能,万里烟霄早进升。

天锡徵书来画省,春随行旆入金陵。

夕郎自昔推忠荩,京兆于今借股肱。

接武昌黎应不忝,悬知从此更轩腾。

(0)

秋祀山川偶成

珊珊玉佩候严更,躬祀山川体至情。

匝地风云初缭绕,一天星斗正澄清。

洋洋神贶应来格,肃肃愚衷愧未诚。

但愿满郊禾黍熟,普教民物遂生成。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