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不出窟,雨久未知晴。
冷缩秧芽烂,滋含树耳生。
南风愁甲换,湿土怕星明。
朝客(cháo kè)的意思:朝廷的客人,指受朝廷宠待的人。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耳生(ěr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种声音或消息后,立刻引发强烈的感觉或反应。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树耳(shù ěr)的意思:形容人的耳朵非常尖,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之后农村的景象和农夫的感受。首句"炊烟不出窟"写出了连日阴雨,炊烟难以升起,暗示了天气的沉闷和潮湿。次句"雨久未知晴"进一步强调了长时间的降雨,农民对放晴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冷缩秧芽烂"细致地刻画了雨水过多对农作物的影响,秧苗因寒冷而萎缩,甚至可能因为过度湿润而腐烂。"滋含树耳生"则转而描绘了雨后树木生长的情况,树耳在这种环境下滋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
"南风愁甲换"借南风带走了农夫的忧虑,期待着风向转变或许能带来一丝希望。然而"湿土怕星明"又揭示出即使有风,湿气重的土壤仍让农夫担心夜晚的星光会带来霜冻的威胁。
最后两句"朝客惭无补,归来伴耦耕"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意识到自己无法直接帮助农夫解决雨后的困境,内心感到惭愧,决定回归田园,与农夫一起劳作,体验农事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展现了农夫在恶劣天气中的辛勤劳作,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