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憨行”的人物形象,通过其言行举止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憨行比作“防简自闲类橛株”,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独立与自在,如同树桩一般,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接着,“独扪衾影颇恬愉”一句,进一步刻画出憨行在独处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抚摸着被子的影子,享受着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不随径窦求生活,任得人呼柴也愚”,则直接表达了憨行的生活哲学。他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财富,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面对外界的称呼或评价,他保持平和的心态,如同被人称为“柴也愚”般,不以为意,依然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回归本真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憨行这一角色,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生活理念,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示师文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
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
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
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
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
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
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
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
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
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
潢污不扬漪,大江日倾东。
迟汝草灵光,一觞寿乃公。
为人赋横舟二首·其一
古悲歌,泪如血,渡河无船气欲绝。
古非歌,泪如泉,河激汤汤声彻天。
峨舸大艑载琛贝,锦缆迷楼催管弦。
人生苦乐不相等,风波血刃蛟流涎。
神虺九首能三足,巨鳌触怒群帝迁。
纵有扁舟竟何往,乘桴意在沧洲上。
祇缘辙朽无人知,入海居夷每惆怅。
三间破屋名横舟,三呼不答江水流。
一帆径渡溯天去,不系斜阳古渡头。
过项羽庙
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
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