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四时吟·其二》
《閒居四时吟·其二》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赫暑薰永日,众皆苦烦酷

林庐赖溪次,茅茨厦屋

门前荫重柳,檐后郁深竹。

风气萧爽,汗沈免浃肉。

尚可白葛,喜谢裸裎俗。

昼静茶瓜馀,摊书教孙读。

既倦还偃息梦寐亦清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葛(bái gě)的意思:指无功而受禄,形容人不劳而获。

烦酷(fán k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令人烦恼和厌烦,同时又有一种酷的感觉。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林庐(lín lú)的意思:指众多的房屋、庐舍等。

裸裎(luǒ chéng)的意思:指赤裸地露出身体的样子,形容毫无遮掩或保留。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厦屋(shà wū)的意思:指房屋高大宏伟,建筑豪华壮丽。

萧爽(xiāo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状态。

偃息(yǎn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閒居四时吟(其二)》描绘了夏日闲居的惬意生活。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炎热夏日里,众人因酷暑而感到困苦,反衬自己在溪边林庐中的清凉舒适。茅屋虽简陋,却有浓荫蔽日的柳树和深邃的竹丛,为诗人提供了避暑的好去处。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微风和宁静,使得汗水不再湿透衣物,使人得以稍事休息。

诗人穿着白葛衣,对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表示欣喜,与世俗的奢华形成对比。白天,他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一边品尝茶瓜,一边指导孙子读书,教育的场景温馨而宁静。累了之后,诗人还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然入睡,连梦境都显得清新美好。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展现诗人闲居的乐趣,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后湖答皇甫司勋

高皇方息战,于此浚澄湖。

版籍封疆远,丝纶诏命敷。

万年修禹贡,九译献周图。

自得清风句,南中丽景无。

(0)

岔道

目极长安岭,春生岔道屯。

看花频掩泪,闻雁欲销魂。

陇雾侵衣湿,风沙隔面昏。

据鞍悲髀肉,徒切壮心存。

(0)

答陈李二侍御

吏隐沧洲远,江枫伴索居。

秋风一雁过,忽枉友朋书。

献纳看君辈,声名动直庐。

东南民力竭,奏记意何如。

(0)

过甘庄下视雁代诸山有作

极目川原遍,双眉紫翠间。

水光全帖地,岚气半沈山。

白鸟云边没,青骊树杪还。

伯牙琴兴剧,何日乞身閒。

(0)

秋日杂咏·其二

官城元枕水,朝暮白云归。

寒忆蒹葭落,晴看鸂鶒飞。

轻帆行木杪,碧草照荷衣。

永夜月如练,沙头莫掩扉。

(0)

秋日杂咏·其一

初惊杨柳变,复讶洞庭波。

欲采蕙兰去,其如霜露何。

远林霞护竹,平野雉穿萝。

落日村舂急,丰年黍稷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