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题云御史舟中偶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实现理想与追求道德至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首句“遭时致主期尧舜”,诗人以“遭时”表明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时代,期望能够辅佐君主,达到像古代圣王尧舜那样的治国水平。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责任感。
次句“力道终身致孔颜”,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这里的“孔颜”指的是孔子和颜回,他们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诗人表示自己将一生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达到孔子和颜回那样的境界。
后两句“出处两途公试看,几时能放此心閒”,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内心的坚持。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面对仕途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他以“公试看”表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选择的自信。同时,“几时能放此心閒”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理想与道德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宁静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理想实现与道德追求的执着,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一
人寿不如纸,何论命厚薄。
手书积卅年,斩若墨新著。
行藏细事耳,胶漆吾与若。
所憾廿载中,囚置一涯各。
会话何匆匆,命驾复虚诺。
早知但一面,悔不十日醵。
凭棺邈山河,归梦更安托?
发箧向风檐,瞿然九原作。
答俶玉用东坡送李公择韵见寄
悲愉集中岁,秋气无来由。
江涛非管弦,日夕与耳谋。
平生欢如云,影过迹不留。
幽明且异路,何论天各陬。
嗟君坐此同,冬泪春不收。
嘤鸣尚求友,况子双鸟侔。
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
因怀白战人,池馆萤还流。
山邱零落后,可语无一驺。
入城或诣子,今兴似昔不?
客持中泠泉,遗我祛百忧。
酌之不忍啜,邮致才隔秋。
君暇可就茗,倚杖看归牛。
丹铅太自苦,趁景嬉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