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母去从夫,天高海岛孤。
有情天亦老,滴泪海能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母亲远嫁他乡后的心境,充满了对亲情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首句“别母去从夫,天高海岛孤”直接点明了主题,女子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前往遥远的海岛与丈夫团聚,那种孤独与寂寞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有情天亦老,滴泪海能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命运的无奈,仿佛连无情的天地也为之动容,时间与海洋都因她的深情而改变。
“欲作含悲鸟,还伤反哺乌”两句,通过比喻进一步深化情感,女子自比为含悲鸟,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同时,她又对反哺乌的孝顺感到伤感,暗含对自己不能尽孝于母亲的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何年消两恨,宇宙待荒芜”则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她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消除与母亲、与过去之间的遗憾,让整个宇宙都变得荒芜,以寄托自己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亲情、爱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风潮涌琉璃,露朵纷锦绣。
景物故不贫,诗篇况能富。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杜陵心喜归茅宇,无复长安叹今雨。
事虽聊向朱阮论,身盖自与稷契许。
胡为流落不称意,长铗貂裘遍南土。
我尝细把遗诗读,大半悲伤闻战鼓。
徒空至德至大历,田车竟绝维庚午。
区区清■与肥羊,何似松根茯苓煮。
是翁独破念吾庐,太息明光谁避暑。
诗穷如是仅得名,欲作诗人宁易语。
要呼同志共讨论,客里那知酒家妪。
便从瓮侧觅茂世,谁复尊中似文举。
共将崄韵搜崛奇,要逼蛟龙起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