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梅》
《点绛唇.梅》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策杖寻芳,小溪深雪前村路暗香时度

更在清幽处。一见冰容,便有西湖趣。题新句

句成梅许。折得南枝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香(àn xiāng)的意思:指不张扬却能散发出迷人香气的美好事物或个人。

冰容(bīng ró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冷漠、没有表情。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清幽(qīng yōu)的意思:宁静幽雅,清净幽深。

时度(shí dù)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快慢。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新句(xīn jù)的意思:指新颖、独特的句子或言辞。

寻芳(xún fāng)的意思:寻找芬芳的香味或美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点绛唇·梅》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梅的清新画面。诗人拄杖踏雪,步入村庄,沿着小溪前行,只为探寻那隐藏在深雪中的梅花踪迹。暗香不时飘来,引导他走向更为清静幽深的地方。当他终于见到那一树冰清玉洁的梅花,仿佛置身于西湖美景之中,感受到无尽的雅致与乐趣。灵感涌动,他在心中题写新的诗句,赞美这如梅一般高洁的品格。最后,他忍不住折下一枝梅花带回家,将这份清雅之美留住身边。整首词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题南溟息上人听松轩

大雅久不作,钧天寂无音。

繁声急响徒乱耳,凉风古意谁存心。

南溟道人独尔得真趣,扫却哇淫拂尘虑。

縳茅直向吴山巅,绕屋森森种松树。

天风时自天际来,松声毕发真奇哉。

清如寥寥老鹤唳碧落,惊如匆匆万马奔黄埃。

又如瑶台三千仙子朝帝阙,环佩珊珊步明月。

琼林十八学士登瀛洲,轩盖翩翩振金节。

南溟此际谁与俱,钩帘宴坐心于于。

声来在松听在我,我心还似松声虚。

不抱焦尾琴,不弄柯亭竹,惟听髯龙吟。

岁寒更奇独,愧予走俗走未休,耳边安得辞諠啾。

南溟南溟为我留,半榻尚期后日重来游。

(0)

题吴尚书山水图

青山嵯峨半空立,万叠芙蓉紫烟湿。

峰前昨夜春雨深,绕涧飞花水流急。

隔屿人烟凡几家,一径苍苔石磴斜。

溪回路细长芳草,月落幽林归早鸦。

山深洞口行人少,白云飞堕青山杪。

恍见沧洲树色微,如闻古寺钟声杳。

茅檐日出鸡犬喧,十里烟光连远村。

依稀乍疑筼筜谷,彷佛自是桃花源。

乃知画者通玄理,点染天机笔锋里。

尚书爱此欣得之,素壁高堂见山水。

人间美景不易寻,此图直比双南金。

玉堂展卷慕清绝,爽气萧萧风满林。

(0)

将进酒

将进酒,黄金钟,佳宾如仙马如龙。

璚楼绮席凌烟空,一声浩笑劝相逢。

江南二月皆春风,击鼓催花花尽红。

人生在世偶然事,对此不饮将安从。

发齐歌,引赵舞。

利路名场付何处,出令传觞急飞羽。

请君为我纵鲸吞,不醉不颓不归去。

青山在地日在天,山翁倒载车底眠。

但令行乐长若然,浮云富贵安足言。

(0)

送陈君还池州省亲

江亭攀绿柳,送子远归宁。

檐上一诗轴,沙头双玉瓶。

青衿辞上舍,綵服拜中庭。

预约重来日,秋风桂子馨。

(0)

松轩

种松不在直,种松不在多。

种多人易之,种直寻斧柯。

开轩比幽贞,岁月忽已老。

美人招不来,于何写中抱。

刁刁松上风,萧萧濯灵襟。

皎皎松上月,悠悠照鸣琴。

(0)

与同辈游霍童山

白鹤今何在,千秋共鹤林。

人烟山县小,鱼鸟洞天深。

苔色迷仙迹,泉声净客心。

无因问丹诀,天路杳难寻。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