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章(chéng zhāng)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的结构、内容、语言等都非常完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样子。
东堂(dōng táng)的意思:指东方的堂屋,比喻地位显赫、声望极高的地方。
鹅毛(é máo)的意思:指非常轻微的事情或小错误。
风狂(fēng ku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狂暴。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高唱(gāo chàng)的意思:高声歌唱,形容大声赞美或宣扬。
截肪(jié fáng)的意思:截肪指通过切除脂肪来减肥的意思。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起草(qǐ cǎo)的意思:起草指起草文件、文章、奏折等。也可指起草法律条文、合同等。
试士(shì shì)的意思:试探士人的才能和品德。
悠飏(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比喻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郢上曲(yǐng shàng qǔ)的意思:指人们在高山之上,能够听到山下的曲调,比喻人才的卓越和人的智慧。
- 翻译
- 春日里的雪漫天飞舞,落在考场之上。
轻盈地落在笔尖,仿佛在起草诗篇,沾湿纸张共同编织文章。
雪花覆盖大地如同白练铺展,台阶冻结如同凝固的脂肪。
鹅毛般的雪花挂满树枝,柳絮随风狂舞翻飞。
疫情刚刚平息,这是特别的喜庆,预示着丰收之年已经带来吉祥的征兆。
可以预见,这场春雪会激发人们创作出优美的郢上之曲,在东堂高声歌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下雪的景象,同时也是对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一种庆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雪花纷飞、试士场上氛围紧张而又喜悦的画面。
“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春天的雪意外地缓缓降落,在考场上空中飘飞,给即将进行的考试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喜庆。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这里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试卷上的每一个字、每一笔都承载着考生的期望和希望,彷彿间透露出对考试结果的期待。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雪花覆盖大地,如同铺展开来的丝绸;积雪在台阶上堆积,宛如切割下来的肉块。这两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雪后景致的壮观与静谧。
“鹅毛萦树合,柳絡带风狂。” 雪花像鹅毛一样附着在树枝上,而轻柔的柳絮随着狂风摇摆。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这里诗人提到了疫病得到平息,以及丰收年的喜讯。疫病的平息象征着灾难的结束,而丰收则预示着吉祥和欢庆。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最后两句,诗人提醒人们应当知道这种美好时光,就如同在郢城之上曲终人散时,那种高声歌唱的场景,仿佛从东堂中传来。这不仅是对考试成功的一种庆祝,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春雪这一特殊天气,营造出一种祥瑞和喜悦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子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以及对成功者的赞誉与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