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祫享八首·其三迎神用《兴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忒(bù tè)的意思:不变、不偏、不错。
孔硕(kǒng shuò)的意思:指人的学问渊博,才华出众。
来宁(lái níng)的意思:来到宁静的地方,指远离喧嚣,寻求安宁。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牲牷(shēng quán)的意思:指相互勉励、共同奋斗的精神状态。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熙事(xī shì)的意思:熙事指的是繁忙的事务或熙熙攘攘的场面。
孝治(xiào zhì)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事物时,以孝道为准则,以孝敬父母为核心。
昭孝(zhāo xiào)的意思:昭示孝道,表彰孝顺。
- 翻译
- 在光明的孝道治理下,与神明的智慧相通。
无论寒暑都稳定不变,各种事务都顺利完成。
- 注释
- 昭:光明、显赫。
孝治:以孝道治理。
通:相通、理解。
神明:指上天或神祇。
忒:差错、偏离。
熙事:顺利的事务。
备成:完全成功。
牲牷: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牺牲。
硕:大、肥美。
黍稷:泛指谷物,如黄米和小米。
馨:香气扑鼻,引申为美好。
享:献祭。
祀:祭祀。
来燕:招来和乐的气氛。
宁:安宁、和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的郊庙朝会歌辞,描述了在祭祀活动中对祖先和神明的崇敬与敬奉。"于昭孝治,通乎神明"表达了对孝道的崇尚和对神灵的沟通,显示了古人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寒暑不忒,熙事备成"赞美了仪式的严谨和周到,无论四季变换,准备工作都做得十分完善。"牲牷孔硕,黍稷惟馨"描绘了祭品的丰盛和祭品香气的浓郁,体现了对祭祀的重视和诚心。最后两句"以享以祀,来燕来宁",意在祈求神灵的降临,带来安宁和吉祥,体现了祭祀活动的核心目的。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敬畏与虔诚的祭祀赞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