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新罗僧》
《送新罗僧》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东来此学禅,多病念佛缘。

把锡离岩寺,收经上海船

落帆敲石火,宿岛汲瓶泉。

永向扶桑老,知无再少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īnluósēng
táng / zhāngqiáo

dōngláixuéchánduōbìngniànyuán
yánshōujīngshànghǎichuán

luòfānqiāoshíhuǒ宿dǎopíngquán
yǒngxiàngsānglǎozhīzàishǎon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海船(hǎi chuán)的意思: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环境的人。

念佛(niàn fó)的意思:指虔诚地念诵佛号,表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敬重。

敲石(qiāo shí)的意思:用石头敲打,比喻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做事情。

上海(shàng hǎi)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势力。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石火(shí huǒ)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瞬间即发生或完成。

学禅(xué chán)的意思:指学习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精神境界。

注释
东来:从东方而来。
禅:佛教中的静思修行。
病:疾病。
念佛缘:因病痛而念佛。
把锡:持锡杖。
岩寺:岩石建造的寺庙。
上海船:驶往上海的船只。
落帆:放下船帆。
敲石火:用石头取火。
宿岛:过夜于小岛。
汲瓶泉:打水取泉水。
永向:长久地。
扶桑: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再少年:再次回到少年时期。
翻译
我从东方而来学习禅修,因病痛而常念佛经。
手持锡杖离开岩寺,带着佛经乘船前往上海。
放下船帆,点燃石头取火,夜晚在岛上汲取泉水。
我将在遥远的扶桑度过余生,深知青春不再,岁月不再少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新罗(今朝鲜)僧人的行脚之旅,展示了其禅学与佛缘的精神追求。开篇即点明“东来此学禅”,表达了僧人对禅学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教修持的一种执着。

接着,“多病念佛缘”一句,透露了僧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这并不妨碍其心中对佛法的念想。这里的“病”,可能也是形容其内心之苦,通过念佛来寻求解脱。

“把锡离岩寺”这一联,画面感强烈,表明僧人离开了岩穴般的寺庙,而“收经上海船”则暗示着僧人的学问和修持,并非一时半刻可成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如同货船装载珍宝。

“落帆敲石火,宿岛汲瓶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旅途中的艰难和简单的生活。敲打石头取火,展现了僧人的智慧与生存之道;而宿于孤岛,不忘汲取清泉,以供日常所需。

最终,“永向扶桑老,知无再少年”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扶桑,即日本,又名“扶桑国”,在古代中国通常象征着遥远的东方。僧人心向其地,显示了对东土文化和佛法的深厚情怀,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年华已高,再无少年时光可言。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雪岭梅花绽,云洞老僧惊。

(0)

挽游兴诗联

薇省早抽簪,忆卅年键户独居,清品咸推无玷玉;

枌乡常设帐,怅五集编诗未就,萧辰忽折后凋松。

(0)

娑婆岩壁联一组

卧看日垂地,俯闻风入松。

(0)

金日磾反镜

荣珥貂冠归汉后;巧回蝤领试妆初。

(0)

赠妓联

对月转思残醉后;看花好待晚妆时。

(0)

挽张百熙联

公首兴学,学兴公亡,力尽彤廷赍恨隐;

学界悼公,公悼学否,魂归岭峤感情多。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