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死终无用,非仁岂有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顺(chǔ shùn)的意思:处事得当,顺利无阻。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痛苦(tòng kǔ)的意思:
[释义]
(形)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构成]
并列式:痛+苦
[例句]
那是段痛苦的回忆。(作定语)
[反义]
快乐、甜蜜、幸福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病起作(其三)》。诗中表达了一位病愈后对人生、健康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处顺吾何事”,诗人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似乎在说,既然已经处于顺境,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深思。
接着,“馀生且复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余生有限,也要好好地活下去,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药劳贤太守,方得古丹丘”两句,通过赞美一位贤明的太守,暗示了诗人希望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康复,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道德上的指引。古丹丘可能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或道德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死终无用,非仁岂有求”则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重要性。即使生命即将终结,也不能失去道德的追求;如果不是为了仁爱,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性。
最后,“自今除痛苦,更得几春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从今以后,他将摆脱痛苦,重新获得几年的快乐时光。这既是对过去痛苦经历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病愈后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生命、健康、道德以及未来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龙眠方尔止
饥凤求竹实,寒蝉隐枯枝。
秉德固有殊,萧条同此时。
方子天下士,扁舟来何迟。
扣门登我堂,促膝咏新诗。
把手浮大白,结交两无疑。
海风吹落木,凉月满南池。
典裘常苦寒,斧冰难作糜。
还问苕霅舟,予心转凄其。
岁暮群动息,游子无归期。
愿言过敝庐,且待阳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