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婆罗门》
《杂曲歌辞.婆罗门》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芦管一夜征人望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芦管(lú guǎn)的意思:芦管是指芦苇的管子,比喻无能的人或者没有用的东西。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下月(xià yuè)的意思:指下个月,即指时间上的下一个月份。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回乐峰(huí lè fēng)的意思:指回到乐园般的心境,形容人心情舒畅、愉快。

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的意思:指接受敌方投降的城市或地点。

注释
回乐峰:指回乐烽,唐代戍边的烽火台。
沙似雪:形容沙漠在月光下白茫茫的。
受降城:唐代边防重镇,这里指代边关。
月如霜:比喻月光皎洁,如同霜降后的寒霜。
芦管:古代的一种军中乐器,类似笛子。
一夜:整个夜晚。
征人:出征的士兵。
尽望乡:都朝着故乡的方向凝望。
翻译
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覆盖
在受降城下的月光皎洁如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战士思乡图景。"回乐峰前沙似雪",通过比喻手法,将黄沙比作皑皑白雪,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肃杀之气。而"受降城下月如霜"则以冷月比作严冬的霜冻,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孤寂。诗人通过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苍茫而又萧瑟的边塞景象。

接着,"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一句运用了悬念手法,让读者联想到遥远的地方有人在吹奏着芦笛,这不仅增添了一丝生动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捉摸的愁思。最后一句"一夜征人尽望乡",则直接表达了边塞战士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深深怀念。在这里,诗人通过战争中人的共同情感,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和巧妙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苍凉与战士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送孙推官之阙下

此去知君免叹嗟,荐章先已到京华。

宾筵沉滞才虽久,仙省遨游路不赊。

绿映酒旗村店柳,红迎诗笔御园花。

几多祖席棠郊外,马上回看日已斜。

(0)

送太博知荣州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

棕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

下车遥想无馀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0)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至交忘贵贱,岂可与常论。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0)

咏怀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

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

拜少腰宁负,眠多眼不辜。

权豪任相笑,适性自为娱。

(0)

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0)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二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