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鉴中八咏·其八芬陀室》
《次韵鉴中八咏·其八芬陀室》全文
元 / 于立   形式: 古风

视心如莲花,净明涵十虚。

出泥本无垢,露体皆真如

大千一息晏坐忘百须。

陶公饮酒,时能到林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林庐(lín lú)的意思:指众多的房屋、庐舍等。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无垢(wú gòu)的意思:无瑕疵、无污点、无缺陷

晏坐(yàn zuò)的意思:指坐得安详、从容不迫的样子。

一息(yī xī)的意思:一息指呼吸的间隔,也引申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形容非常危急、紧迫,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极限。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注释
视:看待。
心:内心。
如:如同。
莲:莲花。
花:花朵。
涵:包容。
十虚:无尽的虚空。
出:从。
泥:污浊。
本:本来。
无垢:没有尘埃。
露体:赤裸呈现。
真如:真实的自我。
大千:宇宙。
入:融入。
一息:一呼一吸。
晏坐:静坐。
忘:忘却。
百须:世间纷扰。
陶公:陶渊明。
虽:即使。
饮:饮酒。
时:时常。
能:能够。
到:抵达。
林庐:心灵的宁静之境。
翻译
看待内心如同莲花般洁净明亮,包容着无尽的虚空。
从污浊中诞生却本无尘埃,赤裸呈现的都是真实的自我。
整个宇宙在一呼一吸间融入,静坐之中忘却世间纷扰。
陶渊明即使饮酒,也时常能抵达心灵的宁静之境。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于立的作品,名为《次韵鉴中八咏·其八·芬陀室》。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佛教思想浓厚的诗作。

"视心如莲花,净明涵十虚。出泥本无垢,露体皆真如。" 这几句描写的是对内心世界的观察,就像观赏莲花一样纯洁和清晰。在佛教中,莲花是清净之象征,这里用来比喻心灵的纯净和超凡脱俗。"出泥本无垢"暗示了莲花生于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尘世中保持心灵的洁净。

"大千入一息,晏坐忘百须。" 这两句则是对禅定境界的描绘。大千世界(即宇宙万物)能够在一念之间被包含,这种境界体现了佛教中的"一念转换"思想,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大彻大悟,超越世间烦恼。"晏坐忘百须"则表达了禅者静坐冥想时对时间的淡漠和物欲的放下。

"陶公虽饮酒,时能到林庐。" 这句提到了陶渊明,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以爱饮而闻名,同时也喜欢隐逸生活。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够不为世俗所羁绊,偶尔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莲花和禅定境界的描写,以及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于心灵净化与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于立
朝代:元

南康庐山人,字彦成,号虚白子。博学通古今,善谈笑。不求仕进,以诗酒放浪江湖间。有《会稽外史集》。
猜你喜欢

读顾亭林先生遗书一百韵

经术治之本,与世共隆替。

故明中叶余,词林少根柢。

区区雕虫流,敦槃奉渠帅。

得华而丧实,有作徒琐碎。

卮言互剽裂,繁文纷组织。

持以备世用,千百无一二。

若非醇儒生,何由豁氛曀。

峨峨亭林公,犹幸灵光岿。

幼负颖异姿,万卷一览识。

孳孳老不倦,精力穷六艺。

惟汉有专门,家法代相继。

抵排起后来,厥学日芜秽。

拾沈象数亡,射覆《春秋》废。

脱简及徒诗,挂漏孰补缀。

《仪礼》束高阁,更新惊扫地。

咄哉教化湮,公然用儒戏。

举士习民风,转眼趋彫敝。

俯仰三百年,坠绪只身寄。

平生富学涉,妙在择其粹。

儒先遗训存,煌煌乂安系。

旨要胸中藏,触事具源委。

朴斫资丹雘,垣墉待涂塈。

片语切生民,动求长久利。

列史廿一家,俱传以经义。

铨选倡停年,魁柄诿胥吏。

赋重用不节,公私力并悴。

人才荒游谈,言行半骳骫。

营务耗虚名,册伍罕精锐。

苍茫河渠书,南北迭奔溃。

人心首不平,洚水安得治。

居尝扼腕多,筹画寓深意。

长短尺度明,轻重权衡备。

斟酌今古间,缓急期有济。

傥能挟之出,太平其立致。

余波讨声韵,往往造超诣。

周沈尚拘牵,刘黄极乖剌。

溯洄《三百篇》,理准先河祭。

以此正唐音,悉珠联玉比。

再变而至道,阃奥信独契。

诗文最矜重,予夺慎所自。

山斗指韩公,辞诧谀墓费。

水火同救民,洞澈天人际。

上者扶名教,下者伸清议。

物性析莠苗,支派辨泾渭。

每当治乱防,反覆无畏避。

能于寸管端,斗极回元气。

所争国命关,岂供占毕计。

羽翼六艺传,历历听鼓吹。

下邑有愚夫,章句素自愧。

一朝睹遗书,篝镫读再四。

剿说与雷同,顿启重重蔽。

寒芒五曜曜,堪扫众星嘒。

因言以论人,益觉顽懦砺。

自飞翟泉鹅,乾坤忽鼎沸。

草泽饶英雄,一障惜未试。

白日堕虞渊,干戈遽内奰。

时无伐荻人,辜负报韩氏。

释甲来两京,痛定余残泪。

愁绝《孝陵图》,感极《昌平记》。

荆凡孰亡存,回首迷濠泗。

矧乎丧乱频,邪正嗟倒植。

头角自支撑,奸豪反睥睨。

岸狱拜轩台,家国忧敢置。

飘零兕虎途,辙迹方迢递。

东海望波涛,西陲览形势。

世运苟可回,未缺囊底智。

叹息火井沈,衰焰嘘难炽。

自拟不其山,礼堂写文字。

志仁死则已,晓驾将安税。

晞发灵均游,裾耻侯门曳。

独于羁旅中,不妄咨利弊。

殷勤胞与怀,绝少优游岁。

娇识迄龙蛇,一老天不遗。

结愿汉儒林,竟与阅川逝。

呜呼拨乱艰,数穷大道闭。

那无扶摇风,纵此垂天翅。

仲淹没隋代,贵与遘宋季。

《元经》该且要,《通考》详且邃。

即今《日知》编,一经复一纬。

学《易》在庸言,无为虚渺滞。

考传在实事,无为传凿恣。

《丧服》补《顾命》,袭吉可无詈。

乐章订《雅》《南》,诲淫可无累。

至于三《礼》修,口诵必躬肄。

民物遍整顿,何谢廊庙器。

土归乡举良,官须久任畀。

赋田九式平,简阅四郊萃。

导川各有宜,同文别以类。

经术快大行,风俗振古配。

安知公绪言,不迟身后慰。

吾孱失学久,与公生并世。

道路万里长,未获函丈侍。

顾未一得愚,颇慕穷经贵。

昔贤统系垂,私淑乃成例。

入室仗桓谭,尽发云亭秘。

嵩华自云高,著脚庶渐企。

身心肃斋祓,黄籍严舆卫。欲求?穗登,功定深耕穊。

谁谓驽骀庸,唏骥终非骥。

謦欬几席傍,恐惧一篑弃。

(0)

临淄道中怀古

秋骑羸马营丘道,千里齐风入旧闻。

鸡狗有雄还自许,淄渑无味底须分。

原头寒意离离草,海上朝光叠叠云。

几度爽鸠增太息,牛山长傍景公坟。

(0)

过翚岭

崇冈陟崚嶒,鸟道绕山腹。

仰探白日短,俯瞰阴霞伏。

鱼贯度行人,疲马艰踯躅。

春晴多好风,吹我岩壑绿。

农耕岭上云,妇饭溪中犊。

羁心旷登陟,瘠土见风俗。

华阳灵迹閟,杖策寻石屋。

(0)

同湘灵苍略远度集饮瑶星松风阁

江远轩窗静,登楼逸兴同。

高歌惊鹤梦,落日醉松风。

白社人还聚,青山意不穷。

笑看鸦影乱,城市晚烟笼。

(0)

郑谷口隶书歌

鲁中汉碑存十一,任城有三阙里七。

郑固墓铭峙东平,苔蚀榛荒亦未失。

汉碑结癖谷口翁,渡江搜访辨真实。

碑亭凉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

惝恍拱揖汉代贤,梦中传授点画毕。

蝉翼响拓携满囊,晓风吹须策驴疾。

归来检付高手工,蜜香侧理装成帙。

碑额碑穿碑阴完,《集中录》中无缺逸。

文檀为函玉为签,琳琅金薤照晴日。

谷口危坐四壁观,何殊蠹简蝌蚪漆。

以指画腹昼夜思,久久古人精神出。

纵横能为径丈书,小者针虿皆绵密。

横飞直牵力千钧,盛年已入中郎室。

如今垂老不轻挥,瘦臂撑拄肩崒嵂。

镫下为我摹数番,古劲如镵金石质。

汉后隶书谁登峰,学问无如谷口笔。

珍重藏之胜藏碑,赞服作歌美非溢。

(0)

夜雨留方尔止宿次日将之宣州

相逢哆落木,此别叹流萤。

偃蹇羞郎署,饥寒逐客星。

帘光摇竹翠,江雨带帆青。

归日吾能待,新诗满敬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