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甘榆棘,乘流接海鲸。
《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丁谓所作,名为《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体会和无限赞美之情。
“食野甘榆棘”表达了犀牛在田野间自由觅食,享受着甜美的榆棘,而“乘流接海鲸”则描绘出犀牛强健有力,可以在江河中畅游,与大海中的巨兽相连。这些意象展现了犀牛的野性与力量。
“骇鸡称国宝,辟水得天名”中,“骇鸡”指的是犀牛的独特和珍贵,而“辟水得天名”则强调了犀牛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它以其不凡的形态和能力赢得了天然的荣誉。
“巴浦千年迹,黄支万里程”从地理的角度描绘了犀牛生存环境的广阔与历史的悠久。巴浦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域,而黄支则可能是指长江或者其他大河流。
“至循来禁籓,六扰莫心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和平衡的尊重与顺应之意。“至循”意味着顺其自然,“来禁籓”则是一种遵守自然界限定的态度。而“六扰莫心惊”则是说即便是在六面(可能指的是天地四方)受到干扰,也不会感到惊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犀牛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悼杨梅
凡物从来遇合难,烂甜中故有微酸。
自怜生晚空同姓,不得杨妃带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