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降于登,以作以止。莫不肃雍,告灵飨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所作,收录于《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中的第十一首。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祭祀诗,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时的场景和仪式。
"爰熙嘉坛,揭虔毖祀":这两句开头便设置了庄重而又神圣的氛围。"爰"字在这里用来指示地点,"熙嘉坛"则是祭坛的美称,而"揭"意为启开或揭露,"虔毖祀"则是对祭祀行为的描述,表明祭祀活动已经开始。
"郁人沃盥,赞我祼事":这里展示了祭祀时的人群氛围。"郁人"意味着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而"沃盥"则是洗手的一种仪式,表明参与者对洁净的重视。"赞我祼事"则指的是人们对于这场祭祀活动的认可和赞美。
"于降于登,以作以止":这一句体现了祭祀过程中的升降动作,可能是指祭品或神位的移动,或许是祭祀官员的上下行列。"于降于登"表达的是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这种反复动作,而"以作以止"则意味着这些动作是在特定的规则和节奏之中进行的。
"莫不肃雍,告灵飨矣":最后两句传递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莫不"表达了一个全然的概念,而"肃雍"则形容人们在祭祀场合所表现出的恭敬之情。"告灵飨矣"则是指向神灵报告祭祀活动已经完成,飨字有供养、祭祀的含义。
整首诗通过对仪式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人民在进行重要宗教或官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庄重和虔诚。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礼制的尊崇,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之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得留字)
仙掌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
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原头送范侍御(得山字)
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骢马汗斑斑。
别君只有相思梦,遮莫千山与万山。
南楼送卫凭(得归字)
近县多过客,似君诚亦稀。
南楼取凉好,便送故人归。
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
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