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绣裀不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如梦令·雪》。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情境。
“人在骖鸾深院”一句,以“骖鸾”比喻深邃的庭院,传说中骖鸾是一种神鸟,常用来形容高远或深不可测的地方。这里通过设定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误认落梅疏片”则是对景物的一种感受,诗人在深院中误以为飘落的花瓣是梅花,这里梅花不仅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也隐含了孤傲和高洁之意。
“零乱舞东风,云淡水平天远”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零乱舞”的词汇形容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同时,“云淡水平天远”又拉开了空间的距离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遥远的天际线和水平线相连,显得格外宽广。
最后两句“帘卷。帘卷。飞上绣裀不见”,则是对前面情景的一种收束。在古代文学中,帘幕往往象征着隐秘和私密的空间。“帘卷”意味着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关注逐渐减弱,而“飞上绣裀不见”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忘我境界的意境。这里的“绣裀”是指精美的窗棂,诗人似乎是在说,即使是那精致到极点的物件,也在这份飘渺中消失不见。
整首词通过对庭院深邃、花瓣飘落、风云变幻以及帘幕卷动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辛亥九日,寄弟并序
早年逢时令,兴趣偏豪狂。
衰年逢时令,中情多感伤。
当此摇落辰,惨淡白日光。
仰听哀鸿叫,俯视篱菊黄。
欲命樽酒酬,亲爱半凋亡。
孤踪临旷野,徙倚眺崇冈。
时自念往会,涕泪沾我裳。
我裳不胜染,两鬓尽成霜。
翘首嗟予季,栖栖在何方?
荣名良可慕,晚途恐不长。
归哉莫淹滞,且愿守我旁。
石门寺,西山宴集
屡为石门游,爱此西岩好。
寺后一径斜,山阴数峰小。
列坐选石坡,野酌席芳草。
薄阴散平楚,微风飒林杪。
乐宴惬幽侣,缓歌应谷鸟。
日落山气寒,路暗松声悄。
海堧晚澄霁,客心旷虚渺。
还当续此欢,方舟穷云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