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梁明叔读溪上草见寄》
《答梁明叔读溪上草见寄》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家住寒塘半亩馀,绿阴浓处足樵渔

青山久恋非逃世沧海逢人暂卜居

片刺仅存溪上草,八行谁寄帐中书

凭君剩有长康笔,乞画云林水石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行(bā há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敏捷。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长康(cháng kāng)的意思:长久健康、长寿安康

仅存(jǐn cún)的意思:仅剩下,只有这一个存在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逃世(táo shì)的意思:逃避现实,远离尘世纷扰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寒塘边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首联“家住寒塘半亩馀,绿阴浓处足樵渔”,开篇即点明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寒塘半亩,绿树成荫,为隐士提供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空间,同时“足樵渔”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自给自足。颔联“青山久恋非逃世,沧海逢人暂卜居”,进一步揭示了隐士虽身处山林,但并非逃避世俗,而是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偶尔与外界相遇,也是暂时的栖息,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尊重。颈联“片刺仅存溪上草,八行谁寄帐中书”,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生活中的日常,片刺象征着生活的微小与简单,而“八行谁寄帐中书”则透露出隐士与外界的联系,虽简朴却并不孤独,依然保持着与世界的某种沟通。尾联“凭君剩有长康笔,乞画云林水石庐”,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以画家顾恺之的技艺,描绘出他心中的理想居所——云林水石庐,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九

花添锦上几重重,针劄将来不露锋。

佛手分明遮不得,盖天盖地显吾宗。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一

日南长至,吉无不利。冻破泥团,花开碓嘴。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七

一法若有,脱罗笼处万象平沉。

万法若无,没遮护时红尘满地。

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

拟从于此觅云山,何啻白云千万里。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尘尘刹刹全彰,总是大人境界。北极高照南山外。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六

十字街头,大圆觉海。逐色随声,家风落赖。

讨甚西天样子,一任东倒西擂。

(0)

抵池阳未入关泊于齐山数日因穷岩壑之胜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惊奇怪足忘疲。

三十六洞犹昔者,四百馀年无牧之。

涨水淼瀰春雨后,远山重叠夕阳时。

几多江北江南恨,问着沙鸥总不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