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古恨(gǔ hèn)的意思:古代的遗恨或怨愤。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苦雾(kǔ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情况的变化不明朗,困难重重。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难胜(nán shèng)的意思:难以战胜,难以制服,无法克服的强大力量。
年寿(nián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年纪和寿命。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松阡(sōng qiān)的意思:形容道路宽阔畅通,没有障碍物。
天从(tiān cóng)的意思:指人命运受天命所制约,无法改变。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虞泉(yú quán)的意思:虞泉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担忧的泉水”,形容人忧虑、担心的样子。
千古恨(qiān gǔ hèn)的意思:指长久以来的仇恨、怨愤。
- 翻译
- 太阳落到虞泉,天空仿佛杞国崩溃。
去年的寿宁节已过,今晚是永熙陵的哀悼。
哀歌薤露伴着悲风响起,松树林间的雾气显得格外沉痛。
想攀龙髯以吊唁,却无法触及,这千年的遗憾难以承受。
- 注释
- 日:太阳。
虞泉:古代神话中的地府之泉。
天:天空。
杞国:古代国名,这里比喻天空。
崩:崩溃。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寿宁节:古代的节日,可能与皇帝或重要人物逝世有关。
永熙陵:可能是陵墓的名字,暗示某位皇室成员去世。
薤露:古人认为人死时,气息如薤叶上的露水。
悲风:悲伤的风。
苦雾:沉重的雾气,象征哀伤气氛。
凝:凝聚,形容哀愁浓厚。
龙髯:古代帝王的胡须,常用来象征皇权。
攀不及:无法触及,表达哀悼无望。
千古恨:千年的遗憾,指深深的哀痛和惋惜。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太宗皇帝挽歌(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前朝皇帝的怀念之情。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山河破碎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历史的沧桑与朝代更替。"虞泉"和"杞国"都有古地名之意,作者借此表达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怀念的对象——已逝的太宗皇帝。"寿宁节"可能是指某个纪念或祭祀活动,而"今夕永熙陵"则表明作者此刻所处之地是皇帝的陵墓,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场景的对比。
"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来抒写情感。"薤露"指的是草上的露水,比喻作者心中的哀伤;"松阡"则是山林之中常见的景物,"苦雾凝"形容了一种迷茫而沉重的情绪。
最后两句"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中,"龙髯"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须发或威仪,此处作者试图触摸那些已经无法达到的辉煌过去。"攀不及"表明了作者的无力感和敬仰之情,而"千古恨难胜"则是对历史遗憾的总结,表达了一种跨越千年的哀思无法平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代与人物无法挽留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良月对菊
唐人十日咏,早有怨人心。
况在严霜后,犹开满地金。
远香秋梦断,艳色雨吟深。
未信渊明死,寥寥无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