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摄 守 汉 阳 次 韵 项 平 父 饯 行 之 句 宋 /曹 彦 约 我 计 短 於 头 触 篷 ,公 才 高 似 目 飞 鸿 。已 驰 骓 马 雄 西 楚 ,尚 引 蜉 蝣 缀 国 风 。愿 伯 明 年 终 惠 我 ,以 曹 为 解 可 无 公 。欲 持 枉 尺 归 绳 墨 ,祗 恐 旁 观 血 指 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蜉蝣(fú yóu)的意思:蜉蝣是指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比喻人的一生的时间极其有限。
公才(gō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公正才能的人,特指能够公正执法的官员。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绳墨(shéng mò)的意思:比喻规矩、法度、纪律等。
枉尺(wǎng chǐ)的意思:形容办事不得法、不顺利。
西楚(xī chǔ)的意思:指刘邦时期楚国的国君项羽。也用来形容有着强大力量和统治地位的人。
血指(xuè zhǐ)的意思:形容战场上杀敌的手指,也指战争中的残酷和血腥。
骓马(zhuī mǎ)的意思:指马匹的品质优良,体态健美,行动敏捷。
- 翻译
- 我觉得自己的智谋不如抬头就能触及篷顶的简单,您的才能高超得像飞翔的大雁
您已经骑着骏马在西楚称雄,但仍像蜉蝣般引领国家潮流
希望您明年能继续帮助我,让我能像曹参那样得到您的指导
我想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事物,却担心旁观者会因我们的争论而流血
- 注释
- 头触篷:比喻简单的思考或直觉。
目飞鸿:形容人的才能出众,像大雁一样远见。
骓马:古代一种良马,这里代指英雄人物。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比喻短暂的影响力。
惠我:对我施恩惠。
曹为解:曹参式的解惑,指得到明智的指导。
枉尺:弯曲的尺子,比喻不公正的标准。
绳墨:木工的墨线,比喻公正的标准或规则。
旁观血指红:形容争论激烈,可能导致旁观者激动到手指发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题为《摄守汉阳次韵项平父饯行之句》。诗中,诗人以独特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我计短于头触篷",形象地说明自己自知才智有限,如同鸟头触碰船篷般难以施展;"公才高似目飞鸿",则赞美对方的才华出众,如鸿雁翱翔天际。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虽在西楚之地已有成就,但仍希望能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暗示自己像骏马般驰骋,但还需援引他人之力。
诗人表达了对项平父的期待,希望他能给予自己更多的理解和帮助,"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这里的"伯"是对项平父的尊称,表示期望对方能在未来一年中继续支持自己。最后,诗人担忧如果过于坚持己见,可能会引起争议和冲突,"欲持枉尺归绳墨,祇恐旁观血指红",暗示自己愿意接受公正裁断,但担心旁观者会因此而产生纷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