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宛 陵 道 院 宋 /陈 允 平 阙 角 溪 城 下 ,千 年 黑 蟒 蟠 。云 深 仙 宅 窅 ,竹 密 醮 坛 寒 。汉 量 铜 花 绿 ,隋 钟 火 籀 凡 。天 风 步 虚 静 ,微 月 听 鸣 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风步(fēng bù)的意思:指行走时轻盈自如、步伐矫健,如同风一样轻快。
醮坛(jiào tán)的意思:指祭祀时所用的坛台,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场合或仪式。
鸣銮(míng luán)的意思:指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阙角(quē jiǎo)的意思:阙角指的是残缺不全的角,比喻文章或事物不完美或缺少重要的一面。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铜花(tóng huā)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东西或人。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仙宅(xiān zhái)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虚静(xū jìng)的意思:形容环境空旷而安静,没有人声和杂音。
- 翻译
- 在溪城的角落,千年老蟒蜿蜒盘旋。
云雾深处隐藏着仙人的居所,竹林幽深,寒气笼罩着道观的坛场。
汉代铜器闪烁着翠绿色的花纹,隋朝的钟声刻有古篆般的红色字符。
清风徐来,伴随着天籁般的步虚声,微弱的月光下能听到銮铃的响动。
- 注释
- 阙角:城楼的角落。
溪城:小溪环绕的城市。
千年:极长的时间。
黑蟒:巨大的黑色蟒蛇。
蟠:盘绕。
仙宅:仙人的住所。
窅:深远、幽深。
竹密:竹林茂密。
醮坛:道教举行祭祀或斋戒的场所。
寒:寒冷。
汉量:汉代的量器。
铜花绿:铜器上的绿色斑纹。
隋钟:隋朝的钟。
火籀丹:火红的古文字(籀文,一种古老的汉字书体)。
天风:自然界的清风。
步虚:道士踏空而行的法术。
静:宁静。
微月:微弱的月光。
鸣銮:銮铃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宋诗《宛陵道院》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一幅宛陵道院的神秘而宁静的画面。首句“阙角溪城下”点明了道院坐落在溪流边的古城墙角落,有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千年黑蟒蟠"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道院古老而庄重的氛围,仿佛有千年老蟒盘踞其旁。
接下来的两句“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幽深和神秘,宛如仙境,云雾缭绕,竹林幽深,醮坛(道教举行仪式的地方)显得冷寂清寒。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道教修行的超凡脱俗。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则借历史典故,暗示道院历史悠久,铜器泛着绿色,隋代的钟声回荡,篆刻的经文如丹色鲜艳,增添了道院的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以天风轻拂、月光微照,以及远处传来的銮铃声,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道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宛陵道院的风貌,展现了其历史积淀、神秘气息和超然境界,给人以深深的文化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丛篁叫寒笛,满眼塞山青。
才子尊前画,将军石上铭。
猎声云外响,战血雨中腥。
苦乐从来事,因君一涕零。
送太常李主簿归觐省
粲粲美仍都,清闲一贵儒。
定交分玉剑,发咏写冰壶。
风景随台位,河山入障图。
上堂多庆乐,肯念谷中愚。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走笔追王内丘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
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
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