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嘷。
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三)》中的片段。诗人描绘了夜晚投宿古店的情景,听到狐狸的哀嚎,仆人告知即将启程,他起身看月,发现清霜已悄然落在身上。他意识到住宿的时间并不适宜,前方的路途已经显得疲惫。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旅途感受,流露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对未知的思索。
人生莫厌贫,厌贫多所许。
食贫许粱肉,始觉薇藿苦。
衣贫许章黻,皮褐畏予侮。
粱肉岂不甘,所恶呼尔与。
章黻匪不华,君子贵自处。
凤凰巢椅桐,游鱼乐繁渚。
上下忘其天,各自矜鳞羽。
离离田上苗,丁丁远山斧。
田窦虽足歆,宵旦移寒暑。
萌隶终岁赡,毋宁询季主。
屋倚千尺厓,门临九曲渊。
欣逢上巳日,芳春犹及妍。
山客忘新故,褉韨仍世传。
护生非千金,石泉如天泉。
渌水宕丹峰,回流濯繁鲜。
野服薄连绮,藉草誇琼筵。
胜事追古人,周秦肇何年。
华林岂维昔,西池今犹然。
乐极悲相随,此理无深玄。
代不乏哲后,亦复多豪贤。
宴赏正当时,叹息忽在前。
落花不上枝,归禽逐后先。
对此惜良晨,景过生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