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道宫(dào gōng)的意思:指道家的宫庭,也用来比喻人心灵纯净、远离尘世的境地。
飞燕(fēi y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平调(píng diào)的意思:指言辞平和,不带感情色彩。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清平(qīng píng)的意思:指社会安定、国家太平的状态。
魏紫(wèi zǐ)的意思:形容服饰华丽、色彩艳丽。
姚黄(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黄瘦。
玉环(yù huán)的意思:指美玉制成的环,比喻美好的事物。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魏紫姚黄(wèi zǐ 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的美丽与历史人物的对比,以及对历史故事的感慨。首句“魏紫姚黄何似春”,以魏紫和姚黄两种名贵花卉的美丽来比喻春天的生机勃勃,引人入胜。接着,“玉环飞燕定前身”一句,巧妙地将杨玉环和赵飞燕两位古代美女与花相联系,暗示了她们的美貌与花的艳丽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
“谪仙解赋清平调”中的“谪仙”指的是李白,这里借李白之口,表达了对清平调这一曲目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音乐与美的和谐。然而,“不道宫中妒杀人”则揭示了历史上的悲剧,即在权力与美色的交织中,往往伴随着人性的阴暗面——嫉妒与毁灭。整首诗通过这种对比与转折,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
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
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
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
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
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
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
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
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
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
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
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
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
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
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
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
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
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
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
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
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
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
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
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
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
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
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
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
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
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清·周冠】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467c6c73e7549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