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浪先侵石,低沙不泊舟。
云开雷划火,野旷雨迷牛。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劲吹,船只在峡中艰难航行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首句“西风斜入峡”便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仿佛能感受到风力之猛。接着,“反侧片帆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在风浪中摇摆,最终只能勉强收起帆布以求稳定的情景。
“怒浪先侵石,低沙不泊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峡中风浪的凶猛,巨浪冲击岩石,低矮的沙滩也无法为船只提供安全的停泊之处。这种景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云开雷划火,野旷雨迷牛”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大地,雷电交加,乌云散开,雨幕笼罩着广阔的田野,连牛都迷失在雨中。这一画面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最后,“独数空江眼,浮沉万点沤”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江面,无数泡沫在水面漂浮,仿佛是江水的眼泪,又像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中风浪、雷电风雨等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清和天气佳,膏泽远迩逮。
二麦既望秋,禾黍亦均艺。
往年春苦旱,愁雨都成例。
今岁何厚幸,优渥沾天惠。
淡荡天宇明,极目空澄际。
时纵作微风,风止无尘翳。
予心以稍慰,庶政筹次第。
况复息兵戎,来格服番裔。
贤辅日赞襄,庶明职交励。
永维保泰机,乾勉持盈计。
满城烟火,向何方、逃遁歊烦毒热。
却在人家,藏此地、森翠都无六月。
耸桤留风,抽篁结霭,恍惚行林樾。
一番新雨,洗成蓝影寒㓗。
坐令羽扇閒抛掷,纤絺莫御,衣冷思求褐。
赤脚层冰何用踏,短壑青松休说。
百事无营,千般不管,只有书难撇。
从今借榻,日携数卷来阅。
城头片雨过,玉署无纤尘。
披图见林壑,忽忆山中春。
垂萝翳衡门,往来无杂宾。
时将烟霞侣,兼之泉石邻。
览胜每独往,或逢渔钓伦。
晤言契清赏,颇觉日相亲。
岂不眷畴昔,怀哉古天民。
寄声谢猿鹤,谁欤箕颍人。
阜平从西来,大山与连谷。
层冈历千重,一涧过百曲。
剑铓露远峰,练色纾寒瀑。
虎迹屡惊人,鸟道长仄足。
霞光闪危峤,云气冱崇麓。
乱蝉咽阴吹,幽禽响佳木。
断径鸣孤猱,平坡走群鹿。
万蘤杂红紫,众叶纷青绿。
木皮野客衣,石广山氓屋。
遐方日寻胜,空林暮投宿。
漫游知自许,纵览厌所欲。
会当登五台,清凉我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