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无 恙 宋 /黄 文 雷 北 去 初 无 恙 ,传 疑 路 不 通 。戈 鋋 亭 障 密 ,榜 牍 训 辞 工 。落 日 鸟 飞 急 ,空 山 花 自 红 。若 为 能 诅 盗 ,桑 匕 斗 星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传疑(chuán yí)的意思:传播疑问,散布怀疑
辞工(cí gōng)的意思:辞去工作,离职
斗星(dòu xīng)的意思:指争斗或竞争中的明星或佼佼者。
戈鋋(gē chán)的意思:形容勇猛有力,战斗力强。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亭障(tíng zhàng)的意思:亭障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亭子前面设有栏杆,表示有人在亭子中休息或保护亭子不受侵扰”。引申意义为保护或阻挡外来的侵害。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训辞(xùn cí)的意思:
训教之言。《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率诸侯以讨 郑 , 郑 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晋书·文苑传·李充》:“然则圣人之在世,吐言则为训辞,莅事则为物轨。” 宋 王珪 《王尧臣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制》:“训辞鬯于帝謨,心计羡于邦赋。”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既引退而后加之以训辞,未尝不喟然而叹也。” 章炳麟 《与人论朴学报书》:“训辞深厚,宜为典常。”
- 翻译
- 向北出发时一切安好,传言道路受阻难以通行。
沿途的堡垒密集如林,告示牌上的训令精细入微。
夕阳下鸟儿归巢心急,空山间花朵独自绽放。
如何才能诅咒那些盗贼,手持桑木短剑在星斗之间战斗。
- 注释
- 北去:向北出发。
初无恙:一切安好。
传疑:传言。
路不通:道路受阻。
戈鋋:兵器,戈和矛。
亭障:堡垒。
榜牍:告示牌。
训辞:训令。
落日:夕阳。
鸟飞急:鸟儿归巢心急。
空山:空寂的山。
花自红:花朵独自开放。
若为:如何。
诅盗:诅咒盗贼。
桑匕:桑木短剑。
斗星中:在星斗之间。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恙》,是宋代诗人黄文雷所作。诗中描绘了北方行旅的情景,表达了旅途中的安全与疑惑。首句"北去初无恙",写出行者向北出发,起初并未遭遇危险,显示出一种平静的气氛。接下来的"传疑路不通"则暗示前方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道路似乎并不顺畅。
"戈鋋亭障密"描绘了沿途的军事设施密集,暗示着战事或边防戒备森严,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复杂性。"榜牍训辞工"则可能指的是官方发布的告示或文书,文字严谨,显示出管理者的细致和规范。
"落日鸟飞急,空山花自红",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宁静。落日西下,鸟儿归巢,而空山之花独自盛开,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诗人对孤独旅程的感慨。
最后两句"若为能诅盗,桑匕斗星中",诗人以奇特的方式表达对盗贼的威慑,想象自己如手持桑木短剑,在星空下与盗贼斗争,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险境,但依然坚韧不屈的决心和勇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困境的坚定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岳阳楼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水调歌头.庆龙图八月十三
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将圆。
天潢当日流润,馀派落人寰。
尘扫长淮千里,威振南蛮八郡,梓里绣衣还。
芳毓燕山桂,庆衍谢庭兰。小山阴,长松下,白云间。
壶中自有天地,闻早挂蓬冠。笑指横空丹壑。
闲倚拿云竹杖,佳处日跻攀。
山色既无尽,公寿亦如山。
奉待严大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旌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