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频徵楚,君恩许入秦。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发 襄 阳 后 却 寄 公 安 人 唐 /包 佶 挥 泪 送 回 人 ,将 书 报 所 亲 。晚 年 多 疾 病 ,中 路 有 风 尘 。王 粲 频 征 楚 ,君 恩 许 入 秦 。还 同 星 火 去 ,马 上 别 江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挥泪(huī lèi)的意思:流泪挥手的意思,形容离别时伤感、痛苦。
疾病(jí bìng)的意思:疾病是指身体上的不适或病痛。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书报(shū bào)的意思:指文书、报纸等文字资料。
所亲(suǒ qīn)的意思:指亲属或亲近的人。
晚年(wǎ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晚年阶段,也指晚年的时候。
星火(xīng huǒ)的意思:指微小而强烈的火焰,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引起巨大的影响。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注释
- 挥泪:挥洒眼泪,形容极度不舍。
送回人:送别归乡的人。
所亲:亲近的人,指家人。
风尘:旅途中的艰难困苦。
王粲:汉末文人,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徵楚:被征召到楚地任职。
君恩:君主的恩赐或允许。
入秦:前往秦国,此处可能代指首都或重要之地。
星火:形容行动迅速,如流星赶路。
别江春:告别江南的春天,暗指离别时的景色。
- 翻译
- 含泪送别归乡的人,捎去书信报告亲人。
晚年常常疾病缠身,路途中风尘仆仆艰辛。
像王粲频繁被召往楚地,君主恩准我前往秦国。
如同流星赶路般离去,马上就要告别江南的春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包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不易的旅途之苦。开篇“挥泪送回人,将书报所亲”两句,诗人以泪水送别,通过书信传达对亲朋好友的情谊。这里“挥泪”表露了离别时的悲伤,“将书报所亲”则是诗人心中的温暖与牵挂。
接着“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个人健康状况的不佳。诗人以“晚年”自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身体衰老的感慨,同时“中路有风尘”则是外界环境的恶劣与个人旅途的辛苦。
下片“王粲频徵楚,君恩许入秦”透露了诗人因官职调动而不得不前往他乡的无奈。这里的“王粲”可能指的是某位官员,而“频徵楚”则表明诗人的征召是来自楚地。“君恩”则暗示着上级的恩准。
结尾“还同星火去,马上别江春”两句,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这里的“还同星火去”形象地描绘了夜行的情景,而“马上别江春”则是在匆忙之中与春天告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长驻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旅途和个人处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
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
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
壮发已输尘外绿,衰颜漫到酒边红。
日斜归去人间世,却记前游似梦中。
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
画史虽非顾虎头,还能满壁写沧洲。
九衢京洛风沙地,一片江湖草树秋。
行数鯈鱼宾共乐,卧看鸥鸟吏方休。
知君定有扁舟意,却为丹青肯少留。
寄满居中衡父
前会去莫追,后见来无期。
别叹后见难,悔恨前会稀。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
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
大匠陶百窑,不问履下泥。
一衡举十钧,何弃毫与釐。
余独何为人,乃不忍使遗。
有如横道刍,万足踏不疑。
子何嗜好殊,独俯掇以归。
整束使不茨,欲令杂兰芝。
兰芝有天香,刍贱杂则非。
然其厕置间,适与薰染资。
文章每借观,罅隙窥晴曦。
议论使坐听,穴瞆闻英池。
春园或承招,游骑亦许随。
剧云爱风枝,爇火围夜棋。
纵谈心开张,倒笑冠攲披。
匹马载以来,东首颈脰疲。
夜梦不厌劳,百里夕一驰。
想见目与眉,百障千藩篱。
不虞自投置,遂若鸟遭黐。
何时获因缘,连箠促马蹄。
誓当尽晨昏,不复起退辞。
《寄满居中衡父》【宋·王令】前会去莫追,后见来无期。别叹后见难,悔恨前会稀。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大匠陶百窑,不问履下泥。一衡举十钧,何弃毫与釐。余独何为人,乃不忍使遗。有如横道刍,万足踏不疑。子何嗜好殊,独俯掇以归。整束使不茨,欲令杂兰芝。兰芝有天香,刍贱杂则非。然其厕置间,适与薰染资。文章每借观,罅隙窥晴曦。议论使坐听,穴瞆闻英池。春园或承招,游骑亦许随。剧云爱风枝,爇火围夜棋。纵谈心开张,倒笑冠攲披。匹马载以来,东首颈脰疲。夜梦不厌劳,百里夕一驰。想见目与眉,百障千藩篱。不虞自投置,遂若鸟遭黐。何时获因缘,连箠促马蹄。誓当尽晨昏,不复起退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467c67376dc50083.html